1.试样的制备
  (1) 粉末柱的制备:样品中晶体微粒的线性大小在10-3mm数量级为宜,一般当用手搓摸无颗粒即可。粒径过粗会使图上的弧线变成点状而不连续,过细又会使弧线弥散变宽。一般样品可放在玛瑙研钵中研细,然后取直径小于0.1mm的玻璃丝(一般2cm 左右),将研好的粉末在玻璃片上均匀地涂开,将玻璃丝在胶中浸一下,再放到均匀涂开的样品粉末上滚动,以粘上粉末,为使粉末粘得紧,还可在上面再盖上一片玻璃片进行滚动,可重复几次,直至粉末柱达到需要粗细为止。
  (2) 适当粗细的金属丝可以直接用来作试样,但由于金属丝一般都有责优取向等原因,衍射线强度往往不均匀,如丝较宽可用腐蚀方法使它变细。
  2.调整相机
  把样品安装在相机样品台上,用相机盖上的螺丝调整试样台。调整时要缓慢地转动螺丝,把样品调正。使样品轴转动时,样品轴线和相机轴线重合,没有偏斜、扭摆现象,这一步亦称为合轴。合轴时可将入射光阑和出射光阑拔掉,在入射光阑处放一带有放大镜的光阑,将X射线出口处对准亮处,从放大镜中观察,若转动样品轴时粉末柱不随中心转动而左右晃动,则证明已合轴。
  3.装底片
  在暗房中将X光底片切成专用大小,在专用打空机上将底片打好两个孔,然后装在照相机内,使之紧贴照相机内壁,且用底片夹环夹住。在装片过程中,当心勿使已合轴的样品被碰歪。
  4.开启FJ-2型X射线晶体分析仪
  
(1) 按仪器总电源开关,水泵运转;(2)按“低压开”键,低压指示灯亮;(3) 按“高压开”键,高压指示灯亮,表逐渐指示10kV, 2mA;(4) 调整千伏和毫安旋钮到要求值(30kV, 20mA,应先调电压,后调电流),此时X光机已正常工作。
  5.对光
  将照相机装到X射线仪窗口前的机架上,锁紧螺丝固定照相机,打开窗口闸门,此时应有X射线从窗口射出(注意操作者不能正对X射线出射方向站立,应站在侧边操作)。如照相机上的平直器已对准X射线,则在荧光屏正中会出现绿色亮斑,否则通过三个垂直、水平、俯仰调节螺丝调节照相机X光机窗口之间的相对位置(上下、左右、俯仰),务使X射线照在荧光屏正中且最亮,则光已对好。
  6.曝光拍摄
  如一切正常,则装上同步微电机使样品转动,记下时间,打开闸门正式开始曝光,曝光约需30~40分钟。如果X射线晶体分析仪工作不正常,则自动切断高压。可参阅仪器说明书排除鼓掌。重新开高压前,应将千伏和毫安旋钮调到最小位置。
  7.停止拍摄
  曝光到规定时间后,先关窗口闸门,再关X射线晶体分析仪。次序为:(1) 缓慢降低千伏和毫安到10kV, 2mA(先降电流,后降电压);(2) 按“高压关”键,高压关断,停止X射线发生;(3) 按“低压关”键,低压关断;(4) 按仪器总开关,关断电源。
  8.显影和定影
  在暗房中把曝光后的底片先显影后定影,时间分别为3~4分钟,再用清水冲洗干净,拿出暗房凉干待测。
  9.求
  
将凉干的底片平放在量片箱上,开启箱内的日光灯,认定底片上的X射线进口,一般进口周围的颜色较淡,而出口周围较深。测量底片上各对弧线之间的距离2,利用公式(17-2)、(17-3)求得各弧线对的值。
  10.测量各弧线对的相对曝光强度
  用目测法估计各弧线对的相对曝光强度,以最强线作为100%,再找出相当强度为50%的弧线对,再找25%的等,其它各线和以知相近线比较,避免强度悬殊的弧线对间的直接比较,以减小误差。
将测得数据记录于下表:


/mm

   

 

 

 

 

 

 

 

*/度

   

 

 

 

 

 

 

 

   

 

 

 

 

 

 

 

   

 

 

 

 

 

 

 

  11.物相分析
  将实验求出的值组与X射线衍射卡片进行比较,误差要求±0.01,如查得卡片数据与实验一致,则记下卡片号码,所用波长、物质名称及所得的值,与实验值并列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