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5 年第 4 期

正确认识迁移 促进学习迁移

陈宏宇 刘玉琴

摘 要 : 在“知识爆炸”的 21 世纪 , 在瞬息万变的当今信息社会里 , 只有终身学习 , 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通过“学习的迁移”对已经获得的知识、动作技能、情感和态度等对新的学习的影响 , 来达到举一反三的学习效果 , 以期帮助教师树立在教学中和日常生活中促进学生学习积极迁移的概念。

关键词 : 迁移 ; 学习方法 ; 认知结构 ; 认知策略

  在“知识爆炸”的 21 世纪 , 在瞬息万变的当今信息社会里 , 只有不断终身学习 , 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而仅仅依靠短短十几年在校所学知识是根本行不通的 , 关键是要学会学习 , 要培养自学能力 , 要善于将学到的知识、技能、经验迁移到新的情境中 , 去解决新的问题 , 做到“举一反三”。同时 , 教师不是为教知识而教知识 , 而应通过知识的教学教会学生学习 , 应“为迁移而教”。因此 , 正确认识迁移 , 促进学习的迁移 , 对于广大的师生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一、迁移的定义

  一般地说 , 学习的迁移 ( transfer of learning) 是指已经获得的知识、动作技能、情感和态度等对新的学习的影响。但迁移不仅表现为先前的学习对后来学习的影响 , 而且表现为后继的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这种影响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如学会滑旱冰后再学滑冰就容易得多 , 这就是学习的迁移现象。

  二、迁移的分类

  学习的迁移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 :

  ( 一 ) 从迁移发生的学习类型或领域上看 , 迁移不仅发生在知识和动作技能的学习中 , 同样也发生在情感和态度的学习和形成方面。例如 , 学会一种外国语 , 有助于学习同语系的第二、第三种外语 ; 学习了数学的基础知识 , 有助于对物理学和化学中的一些数量关系和方程式的理解 , 这些都属于知识和理解的迁移。学会弹钢琴可以有利于弹手风琴 , 会一种弦乐器的琴手很容易掌握另一种弦乐器 ; 会骑自行车的人较容易掌握摩托车技术 , 飞行员利用模拟训练时习得的动作技能去学习驾驶真正的飞机 , 解决实际飞行中的各种问题等 , 这些主要是动作技能领域的迁移。在某一学科中 , 如果除了学科内容以外 , 教师对作业的卷面要求极端严格 , 要求整洁而有条理 , 也许能培养学生对其它学科以至一生中许多方面都严格要求自己的态度和习惯。有的学生已经形成有关真实物质世界的态度和价值观 , 如“不能窃取他人财物”等 , 对学习有关不可见的非物质领域的态度和价值观 , 如“不能窃取他人的信息 , 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计算机伦理等也有帮助 , 这些都是习惯、态度和情感领域的学习迁移。

  ( 二 ) 迁移既可以是顺向的 , 即先前的学习对后来的学习的影响 , 称为顺向迁移 ; 也可以是逆向的 , 即后来的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 , 称为逆向迁移。无论顺向迁移还是逆向迁移都有正负之分。例如 , 当学习者面临新的学习情境和问题情境时 , 学习者如果利用原有的知识或技能获得了新知识或解决了新问题 , 这种迁移是顺向的迁移 ; 相反 , 学习者原有的知识技能不足以使其学习新知识或解决新问题 , 学习者需要对原有的知识进行补充、改组或修正 , 这种后来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就是逆向的迁移。

  ( 三 ) 从迁移发生的方式上看 , 迁移又可分为特殊迁移和非特殊迁移。特殊迁 ( special transfer) 是某一领域或课题的学习直接对学习另一领域或课题产生的影响。而非特殊迁移 ( nonspecial transfer) 则是指迁移产生的原因还不明确 , 既可能是原理原则的迁移也可能是态度的迁移。这样产生的迁移可能是由动机、注意等因素引起的 , 也可能是由学习的其它准备活动或学习方法、策略引起的。

  三、迁移在教育中的意义和作用

  凡是有教育的地方就会有迁移 , 从不存在相互间不产生影响的学习。而且 , 学生能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新的学习中或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也是教育和教学的根本目的之一 , 可以说迁移在学校教育教学中无所不在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 一 ) 迁移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和创造性密切相关。解决问题就是运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对面临的问题情境进行分析以发现问题的起始状态和结果之间的联系的过程 , 问题解决中的一个关键就是通过对当前问题的合理表征 , 将这种生成的问题表征与已有的知识经验中的问题类型进行类比 , 也就是问题间的类化 , 然后将已有的知识经验具体运用到当前问题情境中 , 这种问题的类化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具体化的过程也就是迁移的过程。因此 , 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其创造性与已有技能和知识的积极迁移是密切相关的。学生迁移能力的提高会增强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

  ( 二 ) 认清迁移的实质和规律对教材的选择和编写、教学方法的选择以及教学过程的组织都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而且 , 充分认识迁移发生的规律 , 也有助于教师把教学实践中积累的教学经验迁移到新的教学中去。

  四、影响迁移的因素

  由于迁移是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 , 可以说影响学习的所有因素都会直接、间接地对迁移产生影响。对迁移影响较为明显的因素有 :

  ( 一 ) 个人因素

  个人因素就是学生本身的一些能影响迁移的特质或状态。

  1. 认知结构

  在学习中 , 认知结构一般是指个人在以前学习和感知客观世界的基础上形成的 , 由知识经验组成的心理结构。其质量 , 如知识经验的准确性、知识经验联系的丰富性和组织性等都影响学生在学习新知识 , 解决新问题时提取已有知识经验的速度和准确性 , 从而影响迁移的发生。

  2. 学生对学习和学校的态度

  一方面 , 学生学习知识时的态度和心向影响他们把知识应用到社会工作和生活中的学习 , 如果学习知识时能认识到所学知识对以后生活和学习的重要意义并能联想到当前知识的应用情境 , 会有助于他们在以后的具体情境中运用已有知识来学习或解决问题 ; 另一方面 , 学生对学校教师及其他学生的态度影响其学习和学习的迁移 , 如果学生认为学校是一个令人愉快的、能获得有益知识的地方 , 而且与教师和同伴建立了融洽的关系 , 将对其在校学习及其迁移有良好的影响。反之 , 如果学生养成一种害怕或厌恶学校和教师的态度 , 则对其学习及其迁移都是有害的。

  3. 学习的心向和定势

  心向是一种心理准备状态 , 具有利用已有知识去学习新知识的心理准备状态比没有这种准备状态更有利于已有知识对新的学习的迁移。学习定势是一种特殊的心理准备状态 , 是由先前学习引起的 , 对以后的学习活动能产生影响的心理准备状态 , 对学习具有定向作用 , 定势既可以成为积极迁移的心理背景 , 又可以成为消极迁移的心理背景。当后继的学习与先前的学习是同类或不需变通时 , 定势对后继学习起促进作用 ; 但是 , 当新的学习与先前的学习不是同类或需要变通的相似学习时 , 定势就可能干扰新的学习 , 对学习起阻碍作用。关键在于学习者能否具体地分析当前学习情境 , 从中找出哪些是可以利用已有知识和策略来学习和解决的 , 哪些需要打破已经形成的反应定势灵活处理创造性地进行解决。

  4. 已有经验的概括水平

  学习的迁移是一种学习中习得的经验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 也就是已有经验的具体化与新课题类化过程或新旧经验的协调与整合过程。因此 , 已有经验的概括化水平 , 必然影响到迁移的效果。已有经验的概括化水平越高 , 迁移的可能性就越大 , 效果也就越好 ; 反之 , 效果就越差。概括已有经验是学习迁移产生的最重要的条件 , 这一点已为许多教育家和心理学家所重视。布鲁纳曾强调原理和态度的迁移 , 认为所掌握的内容越基本、越概括 , 则对新情况、新问题的适应性就越广 , 也就越能产生广泛的迁移。因此 , 他特别强调学科基本原理、基本概念的掌握 , 即对学科中的概括水平较高的经验的掌握。

  5. 认知技能与策略

  迁移过程是对已有知识、技能的利用和改造过程。因此 , 认知技能和认知策略的掌握及掌握水平必然影响到迁移的实现。有时学习者已有知识经验概括水平比较高 , 学习对象也具有共同因素 , 可是学习者对新的学习内容仍不能产生迁移。这种现象的产生 , 究其原因是受学习者先前学习的熟练程度及学习方法的影响。因此 , 适当增加学生的学习训练活动和教师的学习指导是实现迁移的必要条件。

  ( 二 ) 客观因素

  1. 学习材料的特性

  包括所学知识、技能之间有无共同的要素或成分 , 学习材料或新知识的组织结构和逻辑层次以及知识的实用价值等。有关学习的迁移理论表明 , 两种学习材料或对象在客观上具有某些共同点是实现迁移的必要条件 , 通过共同因素促进迁移 , 一般都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 同时 , 那些包含了正确的原理、原则 , 具有良好的组织结构的知识以及能引导学生概括总结的学习材料有利于学习者在学习新知识或解决新问题时的积极迁移。

  2. 教师的指导

  教师有意识的指导有利于积极迁移的发生。教师在教学时有意地引导学生发现不同知识之间的共同点 , 启发学生去概括总结 , 指导学生监控自己的学习或教会学生如何学习 , 都会对学生的学习和迁移产生良好的影响。学习情境的相似性、迁移的媒体对是影响学习迁移的重要因素。

  五、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措施

  合理设计教材结构

  为了促进学习迁移 , 教材内容应根据学生学习的特点进行选择和调整 , 重点突出具有较高概括性和较强解释效应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按照认知心理学的观点 , 掌握基本原理和观念是促进迁移的有效途径。学生学习活动所形成的知识结构是从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而来的 , 因此设计合理的教材结构有助于学生形成适合迁移的认知结构。一种好的教材结构可以简化知识 , 有助于新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 能最大限度地适合学习者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

  设计合理的教材结构 , 具体来讲 , 应注意以下问题 :

  1. 教材呈现知识的顺序 , 应是从一般到具体不断分化。由于人们认识新事物普遍遵循从整体到细节的顺序 , 因此在处理教材时 , 也应从已知的一般整体中逐渐分化到细节。这样既符合学科自身的内在逻辑要求 , 又便于教和学。

  2. 教材的结构要做到由浅入深 , 从已知到未知 , 逐步系统化。学生已有知识和能力水平是获得新知识的基础 , 无论是知识的掌握还是能力的提高都是由低到高逐步实现的。因此 , 教材结构和教学顺序都必须遵循这一规律 , 使学生避免因教材设计不当而跳跃某些必要的知识导致学习缺陷和障碍 , 保证教材内容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注意教学材料和教学内容的编排

  在教学内容的安排和教材的编排上 , 要注意在各个教学单元相对独立的前提下 , 体现出各单元和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和前后衔接 , 切记造成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割裂。教学层次要合理 , 在选择教材和教学内容时也应注意避免内在逻辑性差的教材和内容。教学中充分利用教学材料中的内在联系。

  提供丰富的实例 , 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和原理

  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是促进迁移的重要条件 , 因此 , 这是教学的重点。概念和原理的掌握有赖于对该类事物的认识程度。学生认识的同类事物越多 , 其本质特征就越容易被抽取出来 , 也就越容易将此本质特征概括到更广泛的同类事物中去。为此 , 教师应运用举例、实验、演示、组织学生参观等手段对各类现象和事物的特征进行直观教学 , 以使学生从丰富的感性知识中真正理解概念和原理的实质 , 促进迁移的产生 , 避免非本质特征的干扰作用。

  注意启发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概括总结

  一方面 , 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概括化的原理 , 培养和提高其概括总结的能力 , 充分利用原理、原则的迁移 ; 另一方面 , 在讲解原理、原则时 , 要列举最大范围的例子 , 枚举各种变式 , 使学生正确把握其内涵和外延 ; 同时应结合原理、原则的具体运用情境进行讲解和学习 , 使学生能脱离学习原理、原则的背景把握其实质并能在遇到该原理、原则适用背景时 , 准确地运用原理、原则去学习新知识或解决新问题 , 即达到对原理、原则的去背景化 , 以防止学生对某一原理、原则的理解和运用仅局限于习得该原理、原则时的情境的情况。

  充分利用各种可迁移的情境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 首先 , 要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 , 使当前所学的知识与原有知识之间建立密切的联系 , 利用原有知识经验的迁移来促进学生对当前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其次 , 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后 , 应为学生设计一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或新的理论问题的情境 , 让学生学会运用知识。学生练习情境的创设应注意两点 :

  1. 使新情境与学生所学知识的情境之间保持相似性 , 否则会增加迁移难度 , 达不到教学目的 ;

  2. 新情境要给学生充分发挥创造性的机会 , 因而必须要有新意 , 要让学生最大限度地调动各种知识去解决问题。

  学习的熟练程度与理解学习材料一样 , 是促进迁移的一个重要方面。缺乏理解的练习是死记硬背 , 不能迁移 ; 缺乏练习的理解 , 也不能运用自如。所以 , 教学中应在理解的基础上 , 适当增加练习 , 以使所学知识为学生牢固地掌握 , 并通过练习使学生在许多相似的情境中学会将所学知识运用于解决问题。这样既有利于加深知识的理解又有利于扩大知识的应用范围 , 促使学生学会在不同情境中实现学习迁移。

  通过反馈和归因控制等方式形成关于学习和学校的积极态度

  除了结合学生年龄特点 , 创设和改造学校的环境和气氛 , 增加学校对学生的吸引力外 , 教师还可以通过反馈和归因控制等方式使学生形成关于学习和学校的积极态度。在每次学习前 , 也应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准备状态 , 避免不良情绪、反应定势等消极心态产生的消极迁移。

  以上的一些教学原则仅仅提供了一种“为迁移而教”的思路 , 以期帮助教师树立在教学中和日常生活中都注意促进学生学习积极迁移的概念。教师必须结合具体学科领域的特点和具体教学对象的特点 , 灵活地创设和利用教育契机去促进积极迁移的发生。其实 , 真正把“为迁移而教”升华为自己的一种教学思路和教学观念并能结合具体情境灵活运用的教师也就是一种“专家”教师 : 他们从经验中形成了丰富的教学图式 , 面临某一教学情境时 , 便会立刻激发自己记忆中的某一图式 , 并采用合理的教学策略 , 这也是教师教学知识的一种迁移。

参考文献 :

[1] 李伯黍 , 燕国材 . 教育心理学 ( 第二版 ) [M]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01 , 1.

[2] 金河岩 , 朴泰洙 . 心理学 [M] .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 2000 , 12.

[3] 陈琦 , 刘儒德 . 教育心理学 [M]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1997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