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二节 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下)

一、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必要性
国有企业改革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搞好国有企业的改革对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回顾中国企业改革的历程,使我们认识到国企改革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在改革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存在的制度缺陷密切相关。具体有:
1.国有企业还没有成为充满活力的市场主体。
2.国有企业的产品结构不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3.国有企业的组织结构不适应市场竞争的变化。
4.国有企业的历史包袱和社会负担太重,限制了其竞争能力的提高。
基于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存在的制度缺陷,要使国有企业真正成为市场主体,深化国有企业的改革很有必要。
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
1.市场经济中的企业制度
市场经济在其几百年的孕育和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三种基本企业制度,即个人业主制企业合伙制企业公司(法人)制企业。公司制企业有多种形式,其中主要的有两种: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制比其他企业组织形式能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2.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现代企业制度是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依法规范的企业制度,一般采用公司制。现代企业制度有以下特征:
2.1产权明晰
产权明晰是指产权关系明晰,即企业财产所有权和企业法人财产权都有明确的界定。企业中的国有资产所有权属于国家,企业拥有包括国家在内的出资者投资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权,成为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的法人实体。
2.2权责明确
企业以其全部法人财产,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照章纳税,对出资者承担资产保值增殖的责任。出资者按投入企业的资本额享有所有者权益。企业破产时,出资者只以投入企业的资本额对企业债务负有限责任。
2.3政企分开
企业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经营,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为目的,政府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长期亏损、资不抵债的应依法破产。
2.4管理科学
建立科学的企业领导体制和组织管理制度,调节所有者、经营者和职工之间的关系,形成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经营机制。
3.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必然性
在我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有其必然性:
3.1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
企业制度是一种生产关系的体现,它要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工厂制的企业制度越来越不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急需从工厂制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
3.2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市场经济所要求的企业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国有企业只有建立两权分离的现代企业制度,才能满足此要求。
3.3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要求。
国有企业活力不足、素质不高、效率低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建立公司制的现代企业制度,可以增强企业的活力,提高企业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规范化的公司制改造,实现出资者所有权和企业法人财产权的分离,有利于政企分开,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使企业摆脱对行政机关的依赖,也使国家解除对企业承担的无限责任;有利于培育多元化的投资主体和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
三、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途径
1.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方针
党的十五大系统地总结了多年来国有企业的改革实践,进一步阐明了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方针:一是把国有企业改革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以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为方向,切实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二是要分类指导,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出发,"抓大放小",对国有企业进行战略性改组;三是按照"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探索和发展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四是把改革改组改造加强管理结合起来;五是实行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和再就业工程;六是推进以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为重点的配套改革。
2.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途径
2.1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使企业成为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
对国有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可以有不同的类型。具备条件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单一投资主体的可依法改组为独资公司,多个投资主体的可依法改组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必须经过严格审定。国有股份在公司中占有多少份额比较合适,可按不同产业和股份分散程度区别处理。生产某些特殊产品的公司和军工企业应由国家独资经营,支柱产业基础产业中的骨干企业,国家要控股并吸收非国有资金入股,以扩大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和影响范围。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不只是改变企业的组织形式,更不是简单更换名称,而是着重于转换经营机制,切忌一阵风。
2.2把国有企业改革同改组、改造、加强管理结合起来。
首先,把国有企业改革和企业改组结合起来,积极推动国有资产的合理流动和重组,使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其次,把国有企业改革同技术改造结合起来,加快国有企业的技术进步。要鼓励、引导企业和社会的资金投向技术改造,形成面向市场的新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机制。在企业的改革、改组和改造中,还要切实加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并且加强企业职工代表大会和发挥工会组织的作用。
2.3实行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和再就业工程,形成企业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
为加快国有企业的改组和调整,要鼓励优势企业兼并困难企业,提高资源配置效益。对长期亏损、扭亏无望的企业要实施规范破产,同时关停一批产品没有市场、经营难以为继的企业,以减少社会劳动和其他资源的浪费。
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随着企业改革深化、技术进步和经济结构调整,人员流动和职工下岗是难以避免的。会给一部分职工带来暂时的困难。但从根本上说,有利于经济发展,符合工人阶级的长远利益。党和政府要采取积极措施,依靠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关心和安排好下岗职工的生活,搞好职业培训,拓宽就业门路,推进再就业工程?quot;分流富裕人员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
2.4积极推进各项配套改革。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财政、税收、金融、政府机构、人事管理、国有资产管理、社会保障、职工住房制度等改革。因此,要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实行政企分开;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养老、医疗保障制度,完善失业保险和社会救济制度,提供最基本的社会保障;这是企业改革的重要条件,也是市场经济得以安全运行的重要保证。

上一           下一节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有何建议
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