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三节 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上)

一、市场体系的概念
市场体系是指商品交换中所形成的各种市场的有机统一体,是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也就是说,市场体系是相互联系的各类市场的有机统一体。它不仅包括一般商品市场,而且包括生产要素市场,即包括消费资料市场、生产资料市场、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等。简言之:市场体系就是各类市场的总和。从市场体系的结构分析,市场体系是立体的、有机联系的、发展的概念。
二、市场体系结构
1.什么是市场体系结构
市场体系结构是指各种类型的市场及市场要素的有机结合。
2.市场体系结构的分类
2.1 按照市场商品属性或参与市场交易的对象来划分:有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即商品市场:消费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生产要素市场:
资本市场即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房地产市场等。
2.2 按空间地域结构区分,有农村市场、城市市场、全国市场、区域市场和世界市场等。
2.3 按市场供求关系区分,有
买方市场、卖方市场、相对平衡市场等。
2.4 从市场交换的时序结构区分,有
现货市场期货市场、批发市场、零售市场等。
2.5 从市场的管理方式区分,有计划市场和自由市场等。
三、完善商品市场,重点发展生产要素市场
市场经济要有效地配置资源,必须有一个各类市场齐全,而且是各类市场之间相互协调配套。在庞大的市场体系中,商品市场、金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是最基本的,是市场体系的三大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主要内容。
1.培育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对策
其对策是:打好基础、突出重点、抓住关键、明确方向、建立中介、强化管理。
1.1 打好基础
打好基础就是努力发展和完善商品市场。
1.2 突出重点
突出重点就是规范和完善要素市场。
1.3 抓住关键
抓住价格改革,建立以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建立必要的价格调节机制。
1.4 明确方向
形成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接轨,是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的方向。
1.5 建立中介
大力发展市场中介组织是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的必要条件。
建立中介,就是要协调和约束市场参与者行为自律性、组织行业协会商会;建立直接为市场交易活动服务的组织:典当行、经纪人等;建立保证市场公正公平竞争的中介组织,如律师事务所,审计事务所等;建立促进市场发展的研究咨询、信息、服务机构,如报价中心、计算中心等;建立为调节市场纠风的仲裁机构等。
1.6 强化管理
加强对市场主体、市场客体、市场行为的管理。
2.完善商品市场
2.1 商品市场的概念
商品市场是指有形的物质商品的交换场所。它反映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关系。商品市场是市场体系的基础和主体。它包括消费资料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消费资料市场是市场经济中最基本的市场。消费品市场需求的增大,也带动着对生产资料、劳动力、资金、技术信息和房地产等需求的增加,从而形成以消费品市场发端的社会再生产市场体系。
2.2 商品市场的主要功能
商品市场的主要功能:(1)为商品交换的实现提供条件。(2)影响供求。在商品市场上,价格信号影响着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当某种商品供不应求时,价格上涨,必然会激发更多的商品生产者生产该种商品,从而商品的有效供给增加,同时,由于价格上涨,一部分购买力转移到替代商品上,从而对该商品的需求减少。反之,则发生相应的变化。(3)评价商品。商品是否符合社会需要,只有进入市场之后才能认定,商品在市场上交换,必须按照价格这个同一尺度去评价商品的竞争力,完成交易行为。
2.3 培育和发展商品市场的途径
商品市场是市场体系的基础,只有商品市场发达,才能推动和引导要素市场的发展。我国商品市场的培育和发展应当是:建立大市场,发展大贸易,搞活大流通,逐步建立起生活资料与生产资料流通有机结合、城乡贸易有机结合、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接轨,开放竞争的大市场。
具体措施:第一,充分利用现有的设施和渠道,在重要的生产、销售地形成大宗的农副产品市场,生产资料批发市场。第二,积极发展连锁经营,配送中心代理制和各种产需直接供货的现代化流通组织形式。
3.重点发展生产要素市场
3.1 金融市场
3.2 金融市场的概念
金融市场是指资金融通的场所和领域。金融市场是一个多样化的体系,包括专门从事短期货币资金融通的货币市场,专门从事长期资本融通的资本市场、黄金买卖市场和外汇市场。
3.1.2 金融市场的分类
从融资过程看,金融市场可分为
间接融资市场和直接融资 从融资期限看,金融市场分为短期资本市场即货币市场和长期资本市场。
从融资方式看,金融市场分为借贷市场和证券市场。
3.1.3 金融市场的作用
金融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动脉。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金融市场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第一,能提高资本的使用效率。在金融市场上,通过各种金融工具的买卖,为资本的供求双方提供了多种选择的机会。
第二,资本的流向具有导向作用。
经济效益好的企业信誉高,容易获得银行贷款,同时,它的股票或债券收益率高,对投资者的吸引力大,资本就流向这些效益好的企业。
第三,为国家宏观调控经济提供有利条件。
金融市场可以提供资金运动的信息,经过整理、分析后、传递到国家决策机构可供决策参考。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这些信息,制定正确的货币政策。
3.1.4 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
按照邓小平的要求,加快金融体制改革的步伐,完善以银行金融为主的金融市场,建立以中央银行为领导,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包括集体合作银行、股份银行、外资及私人银行)并存的金融组织体系,实现金融资产商品化、金融运行市场化、金融体系多元化、金融机构企业化、金融业务国际化的目标。
3.2 劳动力市场
3.2.1 劳动力市场的作用
它的作用是运用市场机制调节劳动力供求关系,推动人才的合理流动,实现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3.2.2 建立和完善劳动力市场的途径
第一,进一步改革劳动人事制度,落实企业的人事用工权,建立聘用制、合同制,完善辞退、辞职、退职等管理制度。
第二,加快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
第三,加快有关劳动力市场的立法。
3.3 技术市场
技术市场(图片5:录像)作为市场体系的一部分,可定义为实现技术商品(可交易的技术)买卖,并使之转变为现实生产力的一种交换关系的总和。
3.3.1 技术市场的形式
技术市场包括以下几种具体形式:
第一,技术转让的中介组织。技术中介组织是为技术商品交易提供服务的组织,其核心工作就是沟通技术商品的卖方和买方。
第二,技术咨询、技术开发机构。技术咨询、技术开发机构除了作为技术商品的买卖双方的桥梁外,还必须参加对技术商品的"深加工"工作。如由实验室技术向中试技术的转让,提供给技术购买方对所购技术需要的相应技术服务等。
以上所说的技术市场,是指有固定场所、以技术卖方为主建立的有限市场。技术市场有综合常设的,也有不定期举办的。有众多买卖方组成的会员制机构。
3.3.2 技术市场的特性
技术市场具有一般商品市场的共同特征,但又不同于一般商品市场。其特性表现在:
第一,技术市场仅限于知识形态商品的交易;第二,由于技术商品必须具有独创性、新颖性和品种数量的单一性,因而技术市场交易具有专业性特点。
3.4 信息市场
3.4.1 信息市场的概念
信息市场是以信息资源进行交换和服务的场所。信息的搜集、整理、分析、储存和传递,都要花费劳动,因而它作为商品同样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信息通过信息市场交换,使其使用价值和价值得以实现。
3.4.2 信息市场的类型
信息市场按信息商品的最终用途,可分为三类:第一,提供商情的信息市场;第二,提供科技信息的市场;第三,为信息作业提供物质手段服务的市场。
3.4.3 信息市场的特点
信息市场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第一,信息商品的积累性。第二,信息商品的时效性。第三,信息交易的广泛性。
3.5 房地产市场
房地产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房地产市场包括房产交易市场和地产交易市场。
3.5.1 建立和发展房地产市场的意义
第一,有利于搞活房地产业,使之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第二,有利于积累建设资金,使投入房地产建设的资金形成良性循环。
第三,有利于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第四,有利于满足居民住房的需求,缓解住房紧张的矛盾。
第五,有利于引导居民消费结构的合理化。
3.5.2 培育和发展房地产市场的措施。
第一,加快房地产制度改革。
第二,加强房地产市场的宏观指导和调控。
第三,加强房地产法制建设。

上一节             下一节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有何建议
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