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年 娄策群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湖北武汉 430079
(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系 湖北武汉 430079)
1.电子政务生态模型的建构
电子政务生态模型的思维灵感来源于自然界,它模拟了自然界中相互依存的物种适应环境的变化,协调地生存在生态模型中,并共同进化的机制。电子政务生态模型是指以政府、企业和居民的相互作用为基础的在线政务联合体。从广义上讲,它包括隶属于信息支撑层、政策指导层、用户层、技术服务层与核心支撑层在内的5个层次的各类组织与个人。其中,
信息支撑层:各地信息港、国务院各部委信息中心、各级政府门户网站等。
政策指导层:信息产业部、国务院信息办、国家科技部等相关政府机构。
用户层:政府机构、企业、居民。
技术服务层:IPP提供各种资源,如虚拟主机、域名注册、网站存放等服务;IAP提供各种不同接入方式(电话、宽带、无线)的服务商;IEP指各种因特网基础设备供应商;ASP指提供因特网应用(如安全产品)的服务商;TSP提供完整解决方案的厂商;CSP提供数据资源管理方案(ERP、MIS、OA)服务商。
核心支撑层:中国邮电电信总局、国务院各部委、地方电信、各级地方政府。
以上层面组成了中国电子政务优良的生态模型圈。
在电子政务环境下,针对各级政府发展战略的复杂性,电子政务生态模型不仅是一种实施电子政务的战略途径,也是一种管理理念的创新。在电子政务环境下,政府部门战略的制定应考虑如何建立政务生态链,与生态链中的各组织和群体共创新的集成化政务模式和技术标准,共享知识,协调与各组织和群体的关系,并根据政务生态链发展不同阶段的特征和自己在生态链中所处的地位,培养自身的核心能力,并引导其他成员的共同进化,使所处的生态链更加稳固、更加充满活力。
2.电子政务生态模型的特征:
(1)技术支撑:信息技术是电子政务生态模型的核心,离开了网络技术,电子政务就无从谈起。电子政务生态模型的关键技术有网络安全技术、CA认证应用技术、传统办公自动化与网上办公集成技术、跨平台的信息交换技术、协同工作技术、海量数据库技术、标准化技术等。在先进技术的支撑下,电子政务生态模型才能实现程序化、网络化、自动化、智能化。
(2)资源整合:在生态模型下,电子政务应用系统涉及不同的行业和部门,要做到不同系统之间的应用集成和资源共享,需要我们以数据中心进行业务的整合,打破了地域、层级、部门的限制,减少了部门之间的冲突,让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能够流通、共享,使公众享受到无组织边界的政府服务。
(3)服务特质:电子政务生态模型的特质在于服务,即通过电子媒体创新政府的管理和服务。服务的理念是电子政务生态模型的主要运行理念。政府要确定服务标准,向其他政府、企事业单位和居民做出承诺。这使得政府的职能由控制型转向控制—服务型。
(4)交互特性:在电子政务的生态模型下,政府机关内部、政府与其他政府之间、政府与企事业单位、政府与公众等团体组织利用网络打交道,可以直接通过交互式的技术手段表达和传递信息,进行交流沟通。同时政府也可以通过网络直接行使政府的职能和权力,发布政策信息,同时通过网络收集、分析反映社会状况以及公众和企业等团体组织需求、意见的数据资料,为政府决策提供更可靠、更客观的科学依据。
(5)开放体系:整个电子政务生态模型表现出明显的开放性,开放的特征一是指在法律允许范围内政府信息的公开和易获得性,二是指管理和沟通的渠道公开。
(6)知识创新:在电子政务生态模型中,自始自终贯穿着知识的理念,创新的精神。在知识更新速度越来越快的形势下,要真正适应信息社会的飞速发展,成为合格的管理者,就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创新。
(7)动态改善:在电子政务生态模型中,电子政务不是一个结果,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一个持续不断地运用技术手段改革政府管理模式和政府管理手段的实践。电子政务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运用系统方法对政府管理流程不断进行改进和完善。
3.电子政务生态模型的业务模式
目前,电子政务生态模型的业务模式主要表现在应用。从应用上讲,则主要表现在用户层。从用户层上讲,又主要表现为如下5种模式:
(1)Ga-Ga模式:主要指同一政府内部不同职能部门之间实现的电子政务活动。目前,Ga-Ga模式业务主要表现在办公自动化系统与决策支持系统的应用。
(2)Ga-Gb模式:指政府与政府之间的电子政务,它是指政府内部、政府上下级之间、不同地区和不同职能部门之间实现的电子政务活动,主要的实现方式可分为以下几种:公务员电子邮件系统,公务员公文处理系统,视频应用系统,电子法规、政策系统,电子司法档案系统,电子财政管理、国库集中收付系统。总之,Ga-Gb模式涵盖内容广泛,可以包括政府机构之间传统政务活动的方方面面。
(3)G-E模式:是指政府与政府公务员即(政府雇员)之间的电子政务,主要是利用Internet建立有效的行政办公和员工管理体系,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公务员管理水平。主要形式有两种:公务员日常管理和电子人事管理。
(4)G-B模式:是指政府与企业之间的电子政务,主要形式包括以下几种:电子采购与招标,电子税务系统,电子工商行政管理系统,电子外经贸管理,企业综合信息电子化服务。实际上,G-B电子政务活动远不止这些,只要与企业发生直接或间接联系的政府管理部门都可在一定程度上通过电子政务方式代替传统形式的政务活动,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为企业提供更大的方便。
(5)G-C模式:是指政府与公民之间的电子政务,是政府通过电子网络为公民提供各种服务,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主要的应用包括电子身份认证、电子社会保障服务、电子就业服务、电子医疗服务。此外,G-C模式还包括公民教育培训服务、公民信息服务、交通管理服务、公民电子税务服务、紧急情况处理服务等。
总之,G-C电子政务活动形式多样,对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提高政府服务水平,加强民主监督,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法治建设将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徐晓林,杨兰蓉.电子政务导论.科学出版社,2002;19-38
2.焦宝文.电子政务导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34-45
3.陈波,王浣尘. 电子政务系统经脉模式,科技与管理,2002(3):124-126
4.姚国章.电子政务发展与南京的对策.南京社会科学,2002(增刊)118-128
5.徐博艺,杨冬梅,姜丽红.电子商务环境下新商务生态系统研究.决策借鉴,2002(2):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