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接主义

  人工智能的又一个研究途径是联接主义,过程就是网络大量神经元的即人工神经网络。联接主义根据对人脑的研究,认为人工智能的基本单元是神经元,人类认知整体活动。这种活动不是串行方式,而是以并行分布方式进行的。区别于符号主义,人工神经网络中不存在符号的运算。人工神经网络的发展可由下面表格来体现:
    

    时     间     人           物  发表文章或提出理论
    1943年 美国心理学家Mceulloch
    数理逻辑学Pittis   
   《数学生物物理》 M-P模型
    1949年 心理学家海勃  提出了突触联接可变的假设此假设称为Hebb学习率
50年代及60年代初期  一群研究人员 开发出一批用电子线路或计算机实现的神经网络
1982年和1984年 美国物理学家霍普菲尔特发表了两篇文章 文中提出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称为Hopfield神经网络
1984年 黑顿 提出可行算法称为玻兹曼模型
1986年 拉孟哈特麦克里兰德 提出了PDP理论
1988年 美国加州大学蔡少堂 提出了细胞网络模型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