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文译文
日晒肤色与社会群体
遗传不是影响肤色的唯一因素,我们出生后在哪里生活以及如何生活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比如说基因会影响我们身体胖瘦的程度,可是,我们的体重主要是由进食量的多少和锻炼的强度来决定的。同样,我们的肤色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我们接受阳光的多少来决定的。
在冬天寒冷的月份里,人们把自己捂得很严实。一些皮肤白皙的人似乎总能够在这些月份中留住这种肤色。当夏季来临,他们去海滩游玩时,有些会晒得黝黑,有些会有点黑,有些根本就不会晒黑。每个人晒黑的因素是不同的,只有在条件合适的情况下差异才能够显示出来。一个在户外工作的人如果改行去做一份室内的工作,他的肤色很快会变白;而一位服务台接待员如果在阳光下度过他短暂的假期,也会晒黑的。
有时,人们认为皮肤黑比皮肤白好;有时,人们的观点恰恰相反。
几个世纪以前,大部分的欧洲人是农民,他们整日得在农田里干活。而贵族却不用干活,他们呆在房屋里,肤色总是很白。区分贵族和农民很容易,因为农民的脸很黑。因此,贵族妇女千方百计地保持肤色的白皙。肤色苍白并且血管依稀可见被视为美的标志。
工业革命时期,形势有所改变。农民告别了田地,走进了工厂、矿山、纺织厂。长时间在光线暗淡的工厂、矿山干活使他们的肤色变得苍白。而那些有钱的人能够到阳光充足的国家去旅游,他们有充裕的时间躺在海滩享受阳光,把皮肤晒黑。拥有黝黑的肤色成为富有的象征。
在西欧和北美,白皙的肤色不再令人向往。不少女性在太阳灯下打发时日,她们不再用柠檬汁来漂白自己。快速变黑的渴望带来了变黑药丸和药水的发明,这些药物利用人工方法使皮肤不经过曝晒就能变黑。
该项发明也引发了其它的变化。任何人在任何地方都能够买到这些药丸和药水。一个有钱人可以花上百个美元去阳光灿烂的西印度群岛度假,在那儿把皮肤晒黑。而他的职员,尽管收入微薄,也可以获得看似相同的黝黑肤色,因为他只需花几分钱买瓶药水就够了。
因此,对于"你的肤色是如何形成的?"这个问题有三种答案。它可能来源于我们在遗传中所获得的基因,可能来源于我们生活的环境,也可能来源于在街角的药店中买来的一瓶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