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题 1、名词解释 稀缺性:相对于人类无穷的欲望而言,生产经济品所需的资源总是不足的,这种资源的相对有限性称之为稀缺性定理。稀缺性是相对稀缺性。稀缺性的存在又是绝对的。经济学正是产生于稀缺性的存在。没有稀缺性,也就没有经济学。 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将某种资源用于特定用途而放弃的其他用途可能带来的最高收益。 利润:在经济学中,利润是指经济利润,即经营收入减去经济成本。经济成本包括生产经营过程中消耗的全部生产要素的代价,也即全部生产要素应得的报酬。 经济学:研究一定制度下,稀缺性资源的配置和利用的学科。 管理学:研究在特定环境下,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以便达成既定组织目标的过程的学科。 管理经济学:管理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如何进行科学有效经营决策的应用经济学。它以微观经济学理论与方法为基础,结合应用计量经济学和决策科学的方法与工具,为企业解决经营决策问题提供理论和工具,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针对性。也称为企业经济学或企业经营经济学。 经济模型:经济学家用经济模型解释和说明经济规律。模型是科学研究中概括和简化现实的一般方法。(1).经济模型的种类:文字模型;数学模型;几何模型 (2).经济模型的结构:假设与含义,假设是出发点,含义是结果 (3).经济模型、经济理论与经济现实:经济模型是形成和应用经济理论的工具,要接受经济现实的检验,并能预测和指导经济现实。 均衡分析:均衡是指经济变量在经济运行中达到平衡和稳定的状态。 均衡可以是个别经济主体达到最优决策的结果,如均衡产量、均衡投入 也可以是经济主体之间相互作用,共同达到最优所取得的结果 市场均衡又分为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 2、简答 (1)简述经济利润与会计利润: 经济利润(超额利润)=经营收入—经济成本(机会成本) 会计利润=经营收入—会计成本 会计利润=经济利润+内含成本(正常利润) 一般情况下,经济利润≠会计利润 可见,用会计利润进行决策是不可靠的。 (2)简述最优化分析: ① 最优化的含义:经济主体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目标。②最优化技术和工具:运筹学方法,极值原理。在管理经济学中,极值原理具体表现为边际分析方法和增量分析方法。 极值原理:设函数为Q = f(L),则函数取得极值的必要条件为一阶导数dQ/dL等于零。极大值的充分条件是二阶导数小于零,极小值的充分条件是二阶导数大于零。 设函数为Q = f(L,K)则函数取得极值的必要条件为一阶偏导数同时等于零。需求解方程组。 ③应用最优化方法要树立定量分析观念。 (3)简述决策的过程:①搜集信息 信息搜集活动,是决策科学性的前提。 ②明确目标 ③拟定方案 ④ 方案选择 在备选方案中选择一个方案加以实施,即“拍板”。 方案评价和比较的主要内容: 方案实施所需的条件能否具备,筹集和利用这些条件需要付出何种成本。 方案实施能够给组织带来何种长期和短期利益。 方案实施中可能遇到的风险、活动失败的可能性。 (4)我国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主要有哪些? 企业经营环境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自然资源、基础设施等许多方面,其中最重要的是市场环境。联系实际从市场的内涵、市场的大小、市场的动态等方面加以说明。 (5)简述经济模型的种类: 经济模型的种类:文字模型;数学模型;几何模型 3、论述题
你认为企业的目标应该是什么? 理解利润最大化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