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参考文献
一、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是现代精神分析的组织理论的重要前提。 正如戴蒙德所指出的,"当代运用精分析理论来研究组织行为的成绩,应归功于和感谢精神分析法的创始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其中尤其要感谢他后期的著作,如《组织心理学与自我分析》"。概括地说,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涉及组织行为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弗洛伊德的自我(ego)分析理论 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中,自我分析的有关理论是其组织理论形成的前提。弗洛伊德用了一个隐喻来描述自我与本我(id)之间的关系。他说,"自我与本我的关系,就好比是骑手与马的关系"。他认为,自我必须对付三个专横的主人:外部世界、超我(superego)和本我。本我是自我能动的部分,而且是最原始的量。本我完全是无意识的,这种无意识的要求需要立即得到满足,遵循的规则是幸福的规则。与本我相反,自我不得不关心整个有机体的生存,而且还涉及如控制本我的本能需要的问题。自我在本我与外部世界之间充当中介,它的作用在于在本我的要求与外部世界的阻碍之间进行调解。总之,自我是自我意识中理性的成分,但同时,正如弗洛伊德所说,自我常常被本我的完全无意识要求所控制和误导。 此外,自我还受到超我,即弗洛伊德所言的内在化了的"父母教育与社会教育的继承者和代表人"的制。超我在自我意识中充当一个内在的控制器的用,其形成源于社会和父母所定的各种戒律的内在化。正如自我与本我不同一样,趁我与自我也很不~样。超我是人格的一部分,大部分是无意识的,而且是社会在人的灵魂深处的代表,它包括了意识和自我理想两个部分。自我理想是一个人理想化了的自我形象,是超我的一部分,来源于在他人面前的自居作用。当自我分裂成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时,就会出现心理问题。而人们一旦经常受到本我和超我的控制时,自我就会变得焦虑不安,并引发防御性行为。 (二)弗洛伊德的防御(defense)机制理论 根据其自我分析理论,弗洛伊德创立了防御机制理论。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防御机制是指一些逃避焦虑一攻击性(anxiety-provoking)刺激的方法,在某种意义上,它们起源于婴幼儿时期最早的一些经历或者早年的心理状态。总之,它们是~些保护性的措施。在所有这些防御性机制中,对于弗洛伊德来说,压抑(repression)和回归(regression)是最重要的。压抑是一种无意识的防御机制,被自我用于排除那些对于自我来说不能接受的有意识的要求与冲动。弗洛伊德说,"压抑的根据在于仅仅将某些东西从意识中赶走,与之保持距离"。没有压抑的概念,就不可能有无意识理论的产生。回归也是一种无意识的防御性措施,使处于沮丧或者紧张状态的心理功能能够恢复到较早或者较原始的水平,它与人的本能有密切的关系。 (三)沸洛伊德的组织(group)理论 在防御机制理论的基础上,弗洛伊德提出了他有关组织的精神分析理论。1921年,他出版了《组织心理学和自我分析》一书,"组织心理学"这一新的研究领域开始出现。在这本书中,弗格伊德试图解释个人在组织中进行感情投资(emotional investment)的过程和结果,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对组织的领导要求。 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个人会为了组织成员的分而放弃个人的个性和特点,以此获得一种归属感和认同感。通过自居(identification)作用这一过程,作为组织成员的自我通过对领导进行"渗透(introjecting)",就像以自我理想对自我进行渗透一样,以达到自己对组织领导的依附,并因而访领导的自我形象与自己的个人期望混合在一起。弗格伊德指出,当个人被组织抛弃时,个人就会感到恐田和焦虑。因此,过分依附于组织和它的领导,从精神学上讲,是一种对于焦虑的防御措施。他同时提出,在组现中希望被平等对待,也是一种防御行为。另外,弗格伊德还对组织成员的个人动机与某些追随者对组织极端的和危险的依赖行为进行了区分。 弗洛伊德关于组织的精神分析,开始了组织理论研究的新领域。正是在他所建立的有关概念的理论基础上,对行政组织的精神分析才成为西方行政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