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参考文献
从他1984年至1998年的几部不同的著作中,我们可以归纳出他的精神分析的组织理论的核心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看组织的特征 传统组织理论的构建集中于组织的理性和有意识的一面。传统组织理论假设人们只做出有意识的选择,其相互作用的基础只是个人利益和交易成本。因此,忽视了组织非理性和无意识的一面,而在这方面,精神分析理论做出了特有的贡献。 从传统组织理论的角度来看,官僚制度是人的理性和现代文明的结果。但是,根据戴蒙德的看法,官制度也是精神防御的结果,它是一个"无意识的内在化(externalized)了的自我体系";换句话说,官僚制度下的人际关系和正式组织结构都是内在化了的个人之的防御机制。戴蒙德同时还指出,不仅组织结构、规则和其他特征促成了组织成员的某些个性特征,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人们总是希望这些基于人们相互之间的保护需要而产生的官僚制度永久存在"。他认为,组织的每一个成员都无意识地在利用他们的组织。比如说,使自己免于某种焦虑,重获丧失全能(omniPot6nce)的感觉,增强自信,以及将组织作为想像的心理学的空间,等等。当然,戴蒙德并不认为组织是一个具有自灵魂的有机体,它只是一个自我防御的结构体系。 另外,戴蒙德还指出,组织是"成员个人或大家共有的某种幻想和期望的心理学容器(containers)",这样一个心理学容器中,组织和组织的领导者经常起到"一种对组织成员的攻击性行为和焦虑的包容用"。从这个角度来看,官僚组织是"因为非理性的原因而成为必要"的,或者说它是个人心理或情感需要结果,而不是像传统组织学所认定的那样是理性选的结果,而且它是"组织成员为了逃避某种因不可预料的事件和人际关系引起的焦虑而必须永久保持"的一种形式。在这里,戴蒙德对组织性质和特征的认识,明显不同于传统组织理论,他对组织的性质做出了精神学或者说心理学的分析和解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