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行政组织理论及活动原则 二、行政组织的活动原则 行政组织的活动原则,就是反映行政组织及其活动的规律和指导行政组织活动的准则。它是为了提高行政管理效率,建立科学的、合理的行政组织机构.进行行政组织活动所必须遵循的基本依据。 我国行政组织活动的根本原则是遵守宪法和法律。在这个根本原则下,根据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政治体制改革的要求,可以概括出指导行政组织活动的七条原则。 (一)适应职能需要原则 行政组织决定于行政职能。行政职能及实现这些职能的管理方式、手段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并引起行政组织的变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我国实行的是完全的计划经济体制。为了适应这一体制,各级政府设置了许多行业和产品管理部门。现在,我国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了适应这一体制.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的机构也要相应发生变化,如撤销专业性管理部门,加强综合性宏观调控部门和服务性机构. 政府职能变化对行政组织设计的影响主要取决于以下因素: 1.传统职能部门的继承。如中央政府传统的国防、外交、财政、教育、治安、交通等管理职能是较为稳定的。因此,执行这些职能的部门和机构也较为稳定。各国政府不同时期基本上都继承了这些传统的机构设置。 2.新产业和新问题的出现。随着科技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一方面出现了大量诸如电子、航天航空、核能、生物工程等新兴产业。对这些新兴产业国家都要给予一定的扶持和保护。这种扶持和保护就是国家政府新增的职能,在机构设置上就要增置许多新的管理部门。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也出现了许多新的社会问题,如社会保障、环境保护、人口控制、国土治理等。这些社会问题得到了世界各国政府的普遍关注和重视,有些已成为全球问题。因此,政府就要建立相应的机构,对这些社会问题进行管理。 3.管理体制和方式的变化。为了适应新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行政组织机构就要做相应的调整。我国过去为适应计划经济和产品经济体制,设置了许多专业管理部门,直接管理企业和生产经营活动。现在,为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必须裁减专业经济管理部门和综合经济部门的专业管理机构,必须加强综合调控、政策研究、法规制定、监督检查和信息服务部门。另外,随着科技进步和市场迅速变化的要求,需要采用现代化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这也要求行政组织随之变化。 4.行政管理权限的转移。由于政治、经济和社会种种原因,政府的行政管理权限常常需要进行某种程度的调整。一是政府组织内各部门之间的调整,这是一种权力的重新分配;二是上下级之间的权力转移,如集中、上收、分散和下放等。这种权力调整和转移直接影响到行政组织的设置。 5.适应临时特定的管理任务和突发事件。国家和社会时常出现一些临时性任务和突发事件。对于这类任务和事件,一方面在政府职能划分上是空白;另一方面可能是事关重大,成为一定时期的中心工作和社会关注的焦点,这就需要政府设置一些临时性机构,以加强管理,集中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