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非正式组织 四、非正式组织的结构与功能 非正式组织的结构是指非正式组织成员间沟通形式的相互关系模式。通常有环状结构、链状结构、伞状结构和复合结构。 对正式组织而言,非正式组织既有正功能,又有负功能。 正功能体现在: 第一,可以调节和弥补正式组织之不足。非正式组织往往不受既定程序的影响和约束,具有较高的弹性,有助于解决紧急问题。 第二,可以加强组织内部的意见和沟通,使成员更快捷、迅速地了解组织各种措施的意图。 第三,有助于成员内部凝聚力的增强,起到统一成员行为,安定组织的作用。 第四,可以使组织成员遵从团体的文化价值规范,进而影响和规范人的行为。 第五,可以给组织成员以社会满足感, 第六,可以改善组织气候,有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非正式组织的消极功能主要有: 第一,反对变革。正式组织常常会在组织中推行新的规章制度和工作秩序,这些都有可能涉及到组织的人事调整,非正式组织成员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常采取共同的抑制方式,成为推行新制度的障碍。 第二,任务冲突。非正式组织和正式组织的利益经常不一致,其成员往往为了在非正式组织寻求满足,会忽视组织目标,形成目标冲突,从而不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 第三,传播谣言。非正式组织成员沟通频繁,容易传播、散布谣言,对正式组织及其成员危害极大。 第四,顺应控制。非正式组织具有社会控制作用,所以,在消极性非正式组织之中,成员不得不顺应团体的规则,收敛自己的行为角色,从而抹杀人的创造。这种顺应控制可能导致并加剧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冲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