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行政沟通
三、行政沟通的障碍及其排除
  信息沟通不畅是我国行政管理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信息来源少,有时想了解有关信息,却无处可寻;感受器少而不灵,有关情况和问题发生后,其信息不能及时收集和传递出来;信息不对路,有用信息少;信息传递慢、损失大、失真率高等。行政信息沟通不畅的这种状况,是由沟通过程中的一些障碍因素造成的。为了提高行政执行、行政管理的效率,必须采取各种办法排除这些障碍。
  (一)行政沟通的障碍因素。
  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影响行政沟通的因素主要有:
  1.组织障碍。组织的层次过多、机构重叠、关系不顺、文山会海等因素,都会给行政沟通造成障碍。在设计组织结构时,应考虑组织中沟通线路是否畅通,应对沟通的线路、时间作出科学的安排。组织的层次应该合理,层次过多会影响沟通的速度和准确度;层次太少,又会造成传抄方面的困难。
  2.知觉障碍。所谓知觉,是指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由于人的经历、知识水平、个性差异、价值观念等方面的不同,对同一事物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看法或结论。在行政沟通过程中,要尽量使组织内部的人有着大致相同的知觉,特别是要有大致相同的价值观念。如果组织内部人们的知觉统一了,价值观念统一了,那么就容易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容易加强行政沟通。
  3.语言障碍。、传递行政信息的语言,对事物的描绘应该是准确的、客观的、全面的。但是,在行政沟通过程中,由于下述矛盾的存在,往往导致这方面的不准确、不客观、不全面,从而影响了行政沟通。一是语言的相对静止性与行政事务的不断运动性之间的矛盾。语言是人们活动的产物,它的发展总是相对落后于事物的变化。在人们没有普遍接受之前,任何语言都不可能成为沟通的工具;而一旦变成了沟通的工具,事物又有了新的发展。因此,任何语言都只能相对准确地描绘行政事务。二是语言的高度概括性与行政事务的具体性、多样性之间的矛盾。天下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也没有两件完全相同的行政事务。语言具有高度的概括能力,当人们用它描绘行政事务时,总是要去掉、舍弃一些特性而描绘主要特性,也就是说,只能尽可能全面地进行描绘。三是语言的抽象性与行政事务的真实性之间的矛盾。所有的语言都是抽象的,抽象得越厉害,臣事物的真实性越远。日本学者早川一荣认为,语言的抽象性是有阶梯的,阶梯越高,人们与事物的关系越间接。
  4.地位障碍。地位是指某人在行政组织和群体中的位置,具体表现为某一个人在行政群体中的相对级别。在正式组织中,上层级别较高的人比下层级别较低的人有更高的地位。地位的高低会明显影响行政沟通过程,人们常常根据谁是信息的提供者来判断消息的准确性,就说明了这一点。在行政沟通中,有些地位较高的上层人员心存自骄心理,不随便、轻易地向下进行沟通活动,有些地位较低的下级人员出于自卑或自保心理,有时也不愿向上进行坦率的沟通。由此可见,地位因素抑制了人们之间的自由沟通。
  5.地理障碍。这是指地面距离、城乡差别、通讯条件等因素造成的障碍。如果行政机关的工作单位分散在各个地方,或者同一单位的人在不同的地方工作,地理上有相当的距离,而通讯条件、交通条件又很落后,那么,人与人、单位与单位之间就不能畅快地交流意见、沟通信息,就不能相互了解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