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国家预算管理
一、预算管理的含义
  预算是各级政府的财政收支计划,是经过各级代议机构通过的有法律效力或权威性的文件,是政府调节经济的重要工具。预算管理是政府及其财政部门对财政收支计划的编制、审查、执行和结算等行使职能的过程。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预算作不同的分类。从形式方面看,预算分为单式预算和复式预算。单式预算指政府的财政收支计划通过统一的一个表格来反映。复式预算指政府的财政收支计划通过两个以上的计划表格来反映,一般分为经费预算(在我国又称其为经常性预算)和资本预算(在我国又称其为建设性预算)两个独立的预算,并分别编为两个表格。经费预算主要以税收为收入来源,以行政、事业项目为支出对象;资本预算主要以国债为收入来源,用于盈利性的经济建设。单式预算不作这种划分。从内容方面看,预算分为增量预算和零基预算。增量预算指新的财政年度的财政收支计划指标,是在旧的财政年度实际收支数额的基础上,结合新的财政年度经济发展状况和收支供求的变化,加以调整后确定的。零基预算指新的财政年度收支计划指标的确定,只以新的财政年度经济发展的状况为依据,而不考虑旧的财政年度收支的数额。我国和世界各国一般以增量预算为主,零基预算通常只用于具体的收支项目上。从主体方面看,预算分为总预算、地方政府预算、部门预算和单位预算。总预算指一个地方政府自身的预算和所管辖的下一级所有地方政府预算的总和。地方政府预算指该地方政府各部门预算的总和。部门预算指政府的一个部门所辖的各单位预算的总和。单位预算指实行预算管理的国家机构、社会团体、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的经费预算和全民所有制企业的财务收支计划中与预算有关的部分。从时间方面看,预算分为经常预算、临时预算、追加预算和非常预算。经常预算指财政年度的预算。临时预算指正式预算形成以前暂时实行的预算。追加预算指预算支出总额以外增加的支出计划。非常预算指应付意外的重大事变所制定的特别预算。从程序方面看,预算分为概算、预算草案、法定预算和分配预算。概算指各级政府、政府各部门草拟的财政收支计划纲要。预算草案指政府提交代议机构审议的财政收支计划。法定预算指代议机构通过的正式的年度财政收支计划。分配预算指政府的财政部门根据法定预算,分配给政府各部门实施的财政收支计划,又称为行政预算。
二、预算管理的作用
  预算管理在政府行政管理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中央政府调节国家宏观经济周期的基本工具之一,当经济处于高涨期时,政府通过采取紧缩性的预算管理政策,防止经济过热;当经济处于衰退期时,政府通过采取扩张性的预算管理政策,推动经济的繁荣;它通过财政收支,调节社会的积累与消费的比例,扩大社会的积累;它是调节和平衡不同的社会群体、行业和地区之间收入差别的主要手段;它通过财政支出支持和监督国家机构的管理活动;它通过财政支出保障和促进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和体育事业;它通过财政支出,成为社会保障主要的经济基础,在保护效率的前提下,兼顾公平,扶助弱者;它通过财政支出,支持军队建设,巩固国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