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行政机关管理现代化
行政机关管理现代化包括管理现代化、对人的管理现代化和办公手段现代化。具体地说,它涉及以下各方面内容。
  (一)完善机构设置
  管理体制是实现管理目标的主要形式,它是由各职能部门的主要功能所决定的。机构设置是管理体制在组织形式上的体现。现代机关作为综合管理部门,是一个有具体目标和任务的组织单位。机关管理要实现现代化,必须确立合理的结构,建立精干高效的组织机构。这个机构必须是一个能包容人、财、物等各项因素的合理、科学的机构。
  现代行政机关组织机构的设置是随着办公厅(室)工作任务的变化、职能的转变、办公手段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完善的。办公厅(室)的工作要实现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
  机构的设置必须遵循以下5条原则:
  1、任务目标原则。从物质上、信息上保证机关职能活动正常高效地进行,这是机构设置的总目标。任务目标的明确性与管理工作的有效性是紧密相联的。一个单位或部门在管理活动中首先必须明确任务目标,才能根据任务目标来确定机构、职位的设置,人员的配备。管理发展的趋势是结构的金字塔型逐渐向纵短、横宽型方向发展。要严格按照编制的规范要求设置职位、配备人员。
  2、效率、竞争原则。优化机关的机构设置,是提高效率的一个重要条件。要使机关管理高效运转,根本办法就是运用竞争的机制,强化决策咨询,调节监督部门,调整健全信息渠道,裁减并妥善安排人浮于事的部门人员,真正做到优胜劣汰,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出高效有力的作用。
  3、职、责、权一致的原则。在任何管理系统中,都应该坚持职、权、责一致的原则。在单位、部门目标确定之后,就要根据任务、目标来确定职位,规范工作责任,真正建立和完善职、权、责一致的体系。要清除有责无权或有权不尽责的现象。要明确规定各部门之间的职、责、权划分,尽量减少职权交叉。同时,职、责、权一致更要落实到办公室每一个成员。要加强考核和监督,根据考核的政绩,有功者奖,有过者罚。
  4、管理统一原则。一个机关的各层次及各部门的组织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在运作中,各个管理层应当实行逐级指挥,逐级负责。上级不能干涉基层的指挥,也不能直接决定和解决基层中的日常管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