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5:公共行政管理学的基本特征。
  公共行政管理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较强的应用学科,其主要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政治性与社会性
  公共行政管理学是国家政府管理政务和社会公共事务的科学,它首先要为国家的统治阶级服务,要维护国家的利益,语言鲜明的政治性。同时,它又揭示行政组织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规律,为社会服务,所以具有社会性。它的一般管理规律和方法,为不同阶级、不同政治倾向的管理者所接受和共享。
  (二) 理论性与应用性
  公共行政管理学的范畴、原则、原理等,都有较强的理论性,具有完整的科学体系。同时,它又有具有的管理模式、手段和方法,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使这门学科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活力。
  (三) 综合性和独立性
  公共行政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交叉性的学科,他广泛运用了政治学、法学、管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系统论等基本原理。但它又具有独立的研究对象、范畴、体系,构成一门独立的学科。
  (四) 规范性和权变性
  公共行政管理学揭示的行政管理规律、管理原则、机制、程序、方法等均具有规范性。但是决定行政管理科学化的因素是多元的、多变的,因此,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发展,行政管理学时刻都要经受日新月异的现实生活的检验,不断改革与创新,以推动学科本身的丰富和发展。
  
问题6:公共管理理论的特征。
  新公共管理理论有以下特征:第一,偏离传统的公共行政,将注意力集中于取得结果和管理者的个人责任,即不再以过程,而是以输出为取向。第二,引入私人部门的管理方法,明确组织和个人目标,以便通过表现指标来衡量其成就。第三,以市场取代官僚组织。市场的个人雇佣期限和条件比较官僚的职业制具有更多的灵活性。第四,政府的某些功能通过市场机制而承包出去。同样,政府干预的减少成为一种趋势。第五,把公众视为公共管理机构的客户,向客户作出承诺,确立服务标准。第六,在资源使用中强调节省,以削减直接成本,提高工作纪律,以较少的成本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第七,在公共部门引入更多的竞争性,包括任期合同、公开的投标程序,并使用竞争者作为降低成本和提高标准的关键。总之,新公共管理理论强调市场化、企业化的管理取向,以达到提高公共部门资源配置的效率,缩小政府规模,减少政府开支,提高质量的目的。一句话,以企业精神改造公营部门。
  
问题7:行政生态学提出了主要提出了哪些新的行政理念?
  从理论方面来看,行政生态学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从而丰富了行政管理学研究的内容。这些新理念包括:
  整体系统的行政观。行政生态学认为,正如一切物理系统、生物系统和社会系统,行政系统也是由相互依存的次级系统构成的整体。这个整体不是各个次级相加之和的混合物;而是次级系统与次级系统之间以及各次级系统与系统整体之间休戚与共、脉息相通的有机体。任何一个次级系统和性质和功能发生变化,都有可能导致其它次级系统的性质和功能发生变化,甚至可能导致整个系统的性质和功能发生变化。
  生态适应的行政观。任何有效的行政系统都必须具备两种相反相成的功能:维持功能和适应功能。维持功能用以保持系统的团结、持续与平衡以及内部各次级系统的统一与协调。二是适应功能,强调整体系统要能与外界系统作有效的配合与适应,保持系统本身与环境的生态平衡。前者是一种保守力量,旨在防止后者行政系统因变化过速而导致的瓦解和崩溃;后者是一种进步力量,使行政系统本身与外界环境作出与时俱进、因地制宜、随机应变的适应,推动行政系统的发展。在行政发展中,这两种力量都应该发挥作用,如果过分强调维持功能,可能导致行政系统的僵化而不能适应环境;如果过分强调适应,可能导致行政系统变迁的程度和频度超过了系统本身所能承受的限度。无论哪一种情况出现,都可能导致行政系统的瓦解。
  功能开放的行政观。任何系统都具有一定的功能。行政系统是功能开放的系统,它接受环境的输入并加以转换,形成对环境的输出。行政系统的输出作用于环境导致环境发生新的变化,并形成新的输入,行政系统通过反馈和转换机制形成新的输出。因此,功能开放意味着行政系统和环境之间输入和输出的不断循环。
  输入指环境对行政系统所提供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支持、要求、意见等。转化指行政系统对输入的认知、研究、分析、判断和决策等。输出包括产品、服务、政策、方案、施政等。新情势是社会接受输出后形成的新的社会环境。反馈指行政系统对新情势的认知及行为的调整。因此,功能的开放性意味着行政系统与环境之间的输入—转换—输出,并通过行政系统的反馈机制使这一过程无限循环往复。
  稳进发展的行政观。行政系统通过从环境中的输入和转换以适应环境,通过输出改造环境。在这一过程中,行政系统的维持和适应功能都能够得以实现。因此,行政生态学认为,任何行政发展都体现为一种稳进发展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