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8:知识经济社会对公共行政的影响。
  
首先是从等级行政向网络行政的发展。信息技术为这一发展提供了可能,它导致政府的组织结构发生一个从纵向的等级结构向横向的网络结构的演变。伴随这一演变的是等级命令、外部控制等方式的管理逐步削弱。网络行政首先使得命令、指示、信息等不必再完全通过等级进行传递。其次,网络行政使行政公开的程度得到极大的提高,这有助于政府从更广的范围了解政府运作,也有助于社会对政府的监督。
  
其次,从精英行政向大众行政的发展。长期以来,公共行政职能的行使只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行政运作是一种封闭的运作,透明度低。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教育程度的提高,尤其是信息技术的普及,以团体或个人形式出现的对行政系统施加的压力、对行政系统的监督会越来越普遍。精英暗箱式的操作将逐渐为公众参与式的操作所取代,这是一个社会最终走向民主的必然。另一方面,以团体或个人形式出现的参与也导致一种悖论,即由于利益和取向的不同,参与导致的这些个人和团体之间的冲突也会增加,这对在保持社会活力的同时又不失于对社会的控制提出了一种新的要求。
  再次,从官僚式行政向企业式行政的发展。公共行政的官僚式运作是与等级结构的官僚组织联系在一起的。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官僚制行政模式将为企业式行政模式所取代。

问题9:行政管理和行政环境相互作用的基本内容
  行政管理和行政环境之间的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它们之间有自然形态的物质、能量和作息的交流,但主要表现为行政环境的需要和行政管理对这种需要的满足。因为行政环境的存在和发展,必然地和经常地向行政系统提出不同形式的需要,构成行政系统的资源、信息输入。系统经过行政管理活动加以改造后,输出决策、计划、法规措施等行政产品,以满足行政环境的需要。行政环境与行政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正是围绕着需要的提出和需要的满足以及二者的循环往复而展开的。这就构成了行政管理和行政环境相互作用的基本内容。行政环境的需要是确定行政管理基本任务的客观依据。

问题10:划分行政组织的横向结构的主要标准。
  行政组织的横向结构,按不同角度和标准进行划分,主要有:
  (1)、按地域划分。区域划分是根据政治、经济、文化、人口、环境、历史等不同标准划分行政区域,组成不同层次的和行政组织。
  (2)、按管理职能划分。职能划分是将政府在一定时期内负有的职责和功能进行组合分解,组成若干职能部门承担各种专业职能,每级政府可划分综合部门、职能部门和直属部门。
  (3)、按管理程序划分。程序划分是根据行政管理流程的需要,将管理的各个环节划分开来,交由各个部门掌握。程序划分使得各环节职责明确,分工清晰,科学性较高。
  (4)、按服务对象划分。即按照政府所服务的人群来划分部门,如老干部局、留学生司等。按服务对象划分可以与政府与所服务的人群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也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问题11:构成行政组织的主要要素?
  构成行政组织的要素主要有:
  (1)行政组织目标。所有的行政组织都要根据其职能提出明确清晰的组织目标,作为整个组织活动的方向。行政组织目标是由总目标及各个分目标构成的目标体系。总目标是根据组织的职能和总任务确定的,分目标是根据总目标的要求、组织各部门和所属机构的任务层层分解确定的
  (2)权责体系。行政组织是一个纵横交织的权责体系。必须合理划分权力和职责,确定合适的行政体制,研究分权和集权的部门、层级和适度点,以保证机构设置合理,行政效能高。
  (3)机构设置。机构设置问题是行政组织的核心问题,是决定行政效率的关键。行政组织的机构设置,要根据行政组织的目标和职能、国家的有关法律和法规,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设置科学、合理的行政组织机构,才会真正成为行政活动和行政权力的载体。
  (4)公务职位。公务职位就是行政组织职位。职位是构成行政组织的基本要素之一。职位主要由职权、职责和职务等集合而成。实行科学的职位分类,正确确定职位、职数、职级、职责等,是明确行政人员责任,防止职责不清,激励人员提高效率的科学方法,也是减少行政组织冲突的有效措施。
  (5).行政人员。行政人员是各类公务员和行政组织内各类服务保障人员的总称。行政人员是行政组织的又一个基本构成要素,也是行政组织的主体。行政人员在组织里的特殊地位决定了行政人员要具有高素质。要从智能互补、专业类别、年龄气质等方面保证行政组织有一个合理的人员结构,确保行政组织精简高效。  
  (6)组织法规。从宏观上讲,我们要依法行政,从行政组织机构设置、权力划分到行政人员的行为规范等,都要有法可依.从行政组织内部来看,也要有一定的规章制度,以确保行政组织的正常运行和行政权力的正确行使。行政组织法规是否完善,是衡量行政组织是否健全的主要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