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15:如何理解现代行政领导具的时代性特征?
现代行政领导的时代性首先表现为行政领导体制在整个国家体制中的地位上,即这一地位决定了行政领导所波及的一切活动,都具有执行性的特点。行政领导要执行国家意志,即立法机构所制定的法律。其次,现代的行政领导在其活动过程中是民法律和规章制度作为其最根本的和最高的指导原则的。任何个人的或组织的活动都不能凌驾于法律和规章制度之上,都不能不受法律和规章制度的制约。因此,现代行政领导具有法治性的特征。第三,现代行政领导体制和过程具有民主性的特征。这一民族特征不仅表现在行政领导必须执行人民的意志上,同时也表现在行政领导过程中人民广泛参与上。
问题16:合法性监督和合理性监督
行政监督是对各级行政机关及其行政人员的行政行为进行的监督,因此,行政监督一方面要根据各项行政法规,另一方面又必须符合一般的法理。合法性监督是指指行政机关依据行政法规对被监督对象的行政行为实施的监督。合理性监督是行政机关对被监督对象行政活动在合法的前提下,是否符合科学、效率、精简等原则而实施的监督。
问题17:行政立法行为与行政执法行为和行政司法行为的区别。
主要是:(1)行政立法的主体是有行政立法权的国家行政机关。享有行政立法权的主体是由法律特别规定的。 (2)行政立法必须严格限定在法定的权限范围之内。行政立法是代表国家从事的一种具有普遍约束力和强制力的特定行政行为,不仅必须具备法定的职权,而且必须在法定的权限范围内进行。超越法律、法规要求的立法无效。这是较之其他具体行政行为更为严格的限制。(3)行政立法的对象具有普遍性,而具体行政行为则富于特定性。前者不是针对特定的人和事,后者的对象是特定的、个别的。前者做出的规定一经发布即对法定范围内的人和事具有普遍约束力,并为后者提供依据;后者是依据前者的规定对具体的人和事做出处理。(4)行政立法行为较之具体行政行为具有更大的时间效力。行政立法行为的效力具有延续性,对同一类型的人和事可多次反复适用,且一般只有向后的效力;具体行政行为的效力通常是一次性的,一经履行或实现即告消灭,某些具体行为,如行政处罚行为还具有可追究既往的特征。(5)行政立法行为必须遵循更为正规和严格的程序规则,而具体行政行为的程序相对较简单灵活。如行政立法行为必须采取特殊规范性的形式公开发布;具体行政行为的形式条件可以是公开发布的书面形式,也可以是一般的书面形式或口头形式。(6)行政立法行为具有不可诉性。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和《行政复议法》的规定,行政立法行为不能成为诉讼或诉愿的对象;而对于涉及人身权、财产权方面的具体行政行为引起的行政争议,则可以提起诉讼或复议。行政相对方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行政立法之外的国务院各部门、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的规定不合法的,在对具体行政行为申请复议时,也可以一并向复议机关提出对该规定的审查申请。
问题18:行政立法的行政性质。
行政立法的行政性质主要体现在:(1)行政立法的主体是特定的国家行政机关。(2)行政立法所调整的对象主要是行政管理事务及与行政管理密切关联的事务。(3)行政立法的目的是实施和执行权力机关制定的法律,实现行政管理职能。
问题19:行政机关管理的任务
行政机关管理虽然不是直接地担负完成整个行政机关的工作职能以实现组织目标的任务,但它处在本行政机关各种组织的枢纽位置上,所担负的任务也同样是非常重要而艰巨、复杂的。具体地说,行政机关管理有以下三方面的任务:
(1)参与政务。具体体现在三方面:第一,当好领导机关的参谋和助手;第二,协助领导机关进行指挥、协调和监督活动;第三,为领导机关汇总工作和完善化措施。
(2)处理事务。包括程序性事务、沟通协调性事务和临时性事务。
(3)搞好服务。具体体现在:为机关行政领导服务;为机关各项工作创造条件与提供服务;为机关全体工作人员的生活福利服务;为上级机关和基层服务。
问题20:行政文化的一般功能
第一、引导功能。行政文化使行政系统中的群体有明确的正义目标,大家同心同德地为这一目标努力奋斗。行政文化的内容具有社会的公共性和示范性。因为所依据的是国家和社会公认的、共同的道德观念和理想,因此,行政文化的共同原则和基本精神具有社会普遍性,行政行为具有公共性。又因为行政系统掌握着一定的社会政治资源和所处的特殊地位,其行为和风貌不仅为社会大众所关注,而且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形成巨大的影响,直接对社会大众起示范和导向作用。
第二、规范功能。行政文化是以一定的概念、范畴和一系列的伦理规范反映并作用于行政过程和行政行为的存在。这种规范的特点就在于:以善恶来认识、评价和把握行政过程中担任行政角色的行政行为,通过外在的舆论评价和内心信念的体验以及一定的制度约束,形成强大的规范场,引导和约束行政系统的运行和行政管理者的行政行为,使行政过程趋于程序化、规范化。
第三、维系功能。行政人员作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的行政管理者,其行政价值取向势必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行政文化使行政系统中的个人与个人之间有一种广泛的信任关系,行政文化在行政主体与行政对象之间形成沟通的桥梁,使全国上下形成凝聚力。
第四、选择功能。在发生行政行为之前,行政主体总是在一定行政意识支配下,在不同的价值或善恶冲突之间做出自觉自愿的抉择,确定采取何种行为方案以实现行政目标,并依据行政文化的价值判断,对行政行为动机进行检查。行政文化是实际影响行政选择的基本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