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简要回答里格斯行政模式理论的基本内容。 里格斯运用“结构功能分析法”在研究经济—社会环境对行政管理的影响的基础上,将世界各国划分为三类行政模式,这对我们研究行政环境是十分有意义的。 (一)融合型 这是农业社会的行政形态。其特征是:经济基础是农业生产力;政治与行政不分,权力来源君主;实行世卿世禄的行政制度;政府与民众较少沟通,官吏高于民众成为特殊的社会阶层;行政风范带有浓厚的亲族主义色彩;政府管理的事务以土地的分配和管理为主;行政的主要问题是维持行政的一致和统一。 (二)衍射型 这是工业社会的行政形态。其特征是,经济基础是美国式的自由经济或原苏联的管制经济。在自由经济模式下,社会经济行为依靠市场和价值规律为杠杆进行调节;民众的思想和行为直接影响政府决策;行政风范体现平等主义。在管制经济模式下,社会经济行为实行政府绝对控制的计划经济;政府管理职能偏重于经济,忽视社会服务性管理;民众听命行事,政府与民众存在隔阂。二者共同的特征是:社会高度的专业化,因而行政管理的主要问题是谋求专业化基础上的协调和统一。 (三)棱柱型。 这是处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期间的一种行政形态。它既具有农业社会行政形态的一些特征,又具有工业社会行政形态的一些特征。具体特征是:政府的制度、法规不健全,已有的仍不能实际起到约束和规范作用;形式上虽抛弃了传统社会中的行政特性,实际上仍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同时呈现异质的行政制度、行政风范和行政行为;传统结构与现代结构重叠存在。 10、行政生态学提出了主要提出了哪些新的行政理念? 从理论方面来看,行政生态学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从而丰富了行政管理学研究的内容。这些新理念包括: 整体系统的行政观。行政生态学认为,正如一切物理系统、生物系统和社会系统,行政系统也是由相互依存的次级系统构成的整体。这个整体不是各个次级相加之和的混合物;而是次级系统与次级系统之间以及各次级系统与系统整体之间休戚与共、脉息相通的有机体。任何一个次级系统和性质和功能发生变化,都有可能导致其它次级系统的性质和功能发生变化,甚至可能导致整个系统的性质和功能发生变化。 生态适应的行政观。任何有效的行政系统都必须具备两种相反相成的功能:维持功能和适应功能。维持功能用以保持系统的团结、持续与平衡以及内部各次级系统的统一与协调。二是适应功能,强调整体系统要能与外界系统作有效的配合与适应,保持系统本身与环境的生态平衡。前者是一种保守力量,旨在防止后者行政系统因变化过速而导致的瓦解和崩溃;后者是一种进步力量,使行政系统本身与外界环境作出与时俱进、因地制宜、随机应变的适应,推动行政系统的发展。在行政发展中,这两种力量都应该发挥作用,如果过分强调维持功能,可能导致行政系统的僵化而不能适应环境;如果过分强调适应,可能导致行政系统变迁的程度和频度超过了系统本身所能承受的限度。无论哪一种情况出现,都可能导致行政系统的瓦解。 功能开放的行政观。任何系统都具有一定的功能。行政系统是功能开放的系统,它接受环境的输入并加以转换,形成对环境的输出。行政系统的输出作用于环境导致环境发生新的变化,并形成新的输入,行政系统通过反馈和转换机制形成新的输出。因此,功能开放意味着行政系统和环境之间输入和输出的不断循环。 输入指环境对行政系统所提供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支持、要求、意见等。转化指行政系统对输入的认知、研究、分析、判断和决策等。输出包括产品、服务、政策、方案、施政等。新情势是社会接受输出后形成的新的社会环境。反馈指行政系统对新情势的认知及行为的调整。因此,功能的开放性意味着行政系统与环境之间的输入—转换—输出,并通过行政系统的反馈机制使这一过程无限循环往复。 稳进发展的行政观。行政系统通过从环境中的输入和转换以适应环境,通过输出改造环境。在这一过程中,行政系统的维持和适应功能都能够得以实现。因此,行政生态学认为,任何行政发展都体现为一种稳进发展的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