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婉约词派
北宋先有晏殊、宴几道、张先、欧阳修、柳永诸人,晏殊的题材比较狭窄,基本上没有超出唐以来文人词的范围,只是进一步将词典雅化。
张先词风清新明丽,由于他善于写“影”,《归朝欢》“帘压卷花影”、《天仙子》“云破月来花弄影”、《剪牡丹》“堕风絮无影”,被誉为“张三影”。欧阳修的大多数词作用典雅精致的语言、含蓄的风格,描述男女恋情。如〈踏莎行〉:“楼高莫近危栏椅,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他劝闺中人不要登楼望远,因为只见春山隐隐,而行人远在春山之外,无法望见,写得深婉愁绝。晏几道的词作,比较华丽,能以流动韵律处理密集的意象,他和其父晏殊词风格相近,合称“二晏”。
柳永在词的发展史上贡献较大,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扩大了词的表现领域,有不少词感慨人生失意、抒写羁旅行役之思;二是写作了大量的慢词,并使用铺叙手法,增强了词的表现能力。秦观性格柔弱,情感细腻,擅长写“愁”,如《千秋岁》“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贺铸词较多地继承了晚唐五代花间词人的路子,以秾丽精致的语言写男女之情和人生愁绪,他也是写“愁”的行家,《青玉案》“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因此得了一个“贺梅子”的雅号。
北宋末年、两宋之间的女性词人李清照,是典型的婉约派词人。她认为诗和词有别,以《词论》中提出词“别是一家”的观点,维持婉约词的传统。她长于描写心理活动的情感变化,在语言技巧上达到了很高的艺术造诣,一是将语言精心锤炼,而以浅易自然的面貌出现。像《声声慢》的开头脑,连用七对迭字,不仅很讲究声音之美,而且内涵丰富;二是雅语俗语兼用,使词中的语言既有典雅的文人趣味,又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从南宋中后期的姜夔开始,一大批词人的创作,又回到文人落拓情怀、男女恋情、离愁别苦、自然山水之类的传统题材和清丽委婉、细腻精巧的艺术风格,注重词的形式、语言技巧,其中姜夔、吴文英、王沂孙、周密与张炎为其代表,吴文英和姜夔一样精通乐律,十分注重字的声调安排与音乐曲调之间关系。婉约词多写自己的生活和体验,维持“词为艳科”的传统,在对人的情感世界的体察和描绘方面积累了许多经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