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题 填空题

1、《诗经》的内容根据音乐的不同,分为 三部分。 是《诗经》的三种艺术手法。
2、白居易一生兼有儒、道、释三家思想。他在文学上积极倡导 运动,强调恢复古乐府的写实传统,主张
3、辛弃疾词延续了苏词的方向,写出许多具有雄放阔大气势的作品,且 "以 入词",好用典。风格以豪放为主,向来被人称为" 之词"。
4、"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 、马致远、
5、沈从文的作品反映的生活面极广,可以大致分为两个互为对照的艺术世界:一是 世界,另一个是 世界。



第 2 题 单项选择题
1、开创我国文学中"悲秋"主题的诗歌是
A、《九辩》
B、《秋兴》
C、《湘夫人》
D、《蝶恋花》


2、标志着中国小说获得独立的文学品格的是
A、志人小说
B、志怪小说
C、唐传奇
D、明代章回体长篇小说


3、现代话剧成熟的标志是
A、曹禺的作品
B、老舍的作品
C、郭沫若的作品
D、田汉的作品


4、"鲁迅风"传统是指鲁迅的
A、杂文风格
B、小说风格
C、散文诗风格
D、抒情散文风格





第 3 题 名词解释
1、古文运动

2、新月派




第 4 题 翻译
1、试将下面一段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第 5 题 翻译
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亡:
  方:
  举:
  为:
  忽微:
  所溺:




第 6 题 简答题
1、结合课文,具体分析苏武的形象以及刻画人物的手法。

2、分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诗中"大海"、"春"、"花"等意象。

3、默写 《诗经·王风·黍离》




第 7 题 论述题
1、《定风波》中表达了词人一种怎样的人生态度?

2、简要解析"长宜子孙"的含义及作家的批判意识。




第 8 题 作文
1、作文
  选择你最关心的问题(如环境污染、城市"牛皮癣"、垃圾短信等等),写一篇整治此问题的措施的请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