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误差的性质及处理方法
■ 本章重点与难点
本章重点:
1、误差的表示方法。
2、误差的判别。
本章难点:
误差的判别。
■ 本章学习目标和指南(学习方法、建议等)
1、掌握误差的几种表示方法。
2、掌握误差的分类方法。
3、掌握误差的判别方法。
■ 本章课前思考
实际测量中为什么会有误差?
■ 章节具体内容
第1节 误差的基本概念及分类
第2节 随机误差
第3节 系统误差
第4节 粗大误差
■ 本章课后总结
本章主要讲述:误差的基本概念及分类方法,随机误差、系统误差、粗大误差产生的原因及减少或消除的方法,如何判别系统误差和粗大误差。
基本要求:
1、掌握误差的几种表示方法。
2、用马利科夫准则判别累进性系统误差。
3、用阿卑—赫梅特准则判别周期性系统误差。
4、用格罗布斯准则判别粗大误差。
作业:
习题1-1 什么是测量误差?测量误差有几种表示方法,各有什么用途?
习题1-2 误差按其出现规律可分为几种,它们与准确度和精密度有什么关系?
习题1-3 产生系统误差的常见原因有哪些?常用的减少系统误差的方法有哪些?
习题1-4 已知某差压变送器,其理想特性为 ,其中为输出,为位移。它的实测数据如下表所示。
|
0 |
1 |
2 |
3 |
4 |
5 |
|
0.1 |
8.0 |
16.3 |
24.1 |
31.6 |
39.7 |
求:(1)最大绝对误差,最大相对误差,并指出其测量点;
(2)若指示仪表量程为50mV,指出仪表精度等级。
习题1-5 检定2.5级的量程为100V的电压表,发现50V刻度点的示值误差2V为最大误差,问该电压表是否合格?
习题1-6 对某量进行10次测量,测得数据为14.7,15.0,15.2,14.8,15.5,14.6,14.9,14.8,15.1,15.0,试判断该测量列中是否存在系统误差。
习题1-7 对某量进行15 次测量,测得数据为28.53,28.52,28.50,28.52,28.53,28.53,28.50,28.49,28.49,28.51,28.53,28.52,28.49,28.40,28.50 ,若这些测得值已消除系统误差,试判断该测量列中是否含有粗大误差的测量值。
习题1-8 对某信号源输出电压的频率进行8次测量,数据如下(单位:Hz):
1000.82,1000.79,1000.85,1000.84,1000.78,1000.91,1000.76,1000.82
试求其有限次测量的数学期望与标准差的估计值。
习题1-9 若测量10V左右的电压,手头上有两块电压表,其中一块量程为150V,0.5级;另一块是15V,2.5级。问选那一块电压表测量更准确?
习题1-10 检定一只3mA、2.5级电流表的满度相对误差。
问选用哪只最适合?
(1)10mA、1.5级;(2)10mA、0.2级;
(3)15mA、0.2级; (4)100mA、0.1级。
习题1-11 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测量频率,若测量中系统误差已修正,所测得的频率单位为kHz。
方法1测量数据为
100.36 100.41 100.28 100.30 100.32 100.31 100.37 100.29
方法2测量数据为
100.33 100.35 100.28 100.29 100.30 100.29
(1)若分别用以上两组数据的平均值作为该频率的两个估计值,问哪一估计值更可靠?
(2)用两种不同方法的全部数据,问该频率的估计值(即加权平均值)为多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