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程信息>>教材教参


学生教材简介

陈向明. 教育研究方法[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11

该书是高等师范院校专业基础课教材,不仅适用于教育专业的本科生,也适用于其他专业参与教育研究或对教育研究感兴趣的本科生、计划报考教育学硕士和教育硕士的考生。由于该教材的门槛比较低,语言通俗易懂,并提供了大量的研究实例,因此,对教育研究感兴趣的社会各界专业人士和业余爱好者都能从中受益。

参考书目

学生参考书:

[1] 江芳、王国英著.教育研究方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11.5

该教材是全国师范院校公共课教材。该书充分利用已有资源,结合我国教育实践,批判吸收、继承国内外已有经验与成果,大胆探索与实践,建立一种既按部就班、循序渐进,又前后穿插、相互渗透,既注意严格的演绎推理,又注意归纳综合;既注意讲授必要的传统内容,又注意加强近代科学研究方法的基础,准确把握教育研究发展趋势,反映教育科学研究的新进展、新成果,并使它们融为一体的体系。全书内容丰富,论述透彻,既可作为教师教育专业的教科书,也可作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教材或参考书,还可作为一般读者了解教育研究方法、掌握定性和定量分析技术的基础读物。

说明: IMG_256

[2] 顾永安. 教育研究方法[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5.3

该教材是高等学校"十二五"教师教育专业规划教材。该书比较全面地阐述了教育研究方法的一般原理,教育研究的构思和设计,教育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评价,向读者展现出教育研究的主要理论和方法架构,使读者对教育研究方法体系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3] 刘淑杰. 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8

本教材具有突出鲜明的时代性。教材以最新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为依据。通过大量的典型案例的讨论和实际的操作练习,突出教育研究方法和技术的实用性和操作性,收录了国际化与本土化的案例,以真实的案例研究来阐释研究方法,以便于读者拓宽视野,加强对教育研究方法的理解和应用。此外,本教材积极融入了新科技成果,如在社会科学方面广泛使用的SPSS统计软件,本教材就引入了相关内容,以扩展读者知识面。

 

 

[4] 郑金洲. 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7

该书是世纪之交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研究丛书之一。该书从校本概念分析入手,论述了教育研究的类别及历史发展,进而对中小学教师如何搞科研,不仅从常用科研方法的使用上进行了较为细致的介绍,而且对最终科研成果整理的方法也作了详细的梳理。该书是教育研究方法的入门教材,深入浅出。

[5] 和学新、徐文彬. 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8

  本书是教师教育精品教材中的一本,该教材作者权威、体现了新理念、适应了新标准,是满足新需求的精品教材。 不仅系统地介绍了教育科学研究的常见方法,更有现实案例的详细分析,使学习者不仅在理论上有所提升,更可知道在现实中如何应用这些研究方法,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价值。

教师参考书:

[1] 陈向明. 教育研究方法[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11

该书是高等师范院校专业基础课教材,不仅适用于教育专业的本科生,也适用于其他专业参与教育研究或对教育研究感兴趣的本科生、计划报考教育学硕士和教育硕士的考生。由于该教材的门槛比较低,语言通俗易懂,并提供了大量的研究实例,因此,对教育研究感兴趣的社会各界专业人士和业余爱好者都能从中受益。

[2] 江芳、王国英著.教育研究方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11.5

该教材是全国师范院校公共课教材。该书充分利用已有资源,结合我国教育实践,批判吸收、继承国内外已有经验与成果,大胆探索与实践,建立一种既按部就班、循序渐进,又前后穿插、相互渗透,既注意严格的演绎推理,又注意归纳综合;既注意讲授必要的传统内容,又注意加强近代科学研究方法的基础,准确把握教育研究发展趋势,反映教育科学研究的新进展、新成果,并使它们融为一体的体系。全书内容丰富,论述透彻,既可作为教师教育专业的教科书,也可作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教材或参考书,还可作为一般读者了解教育研究方法、掌握定性和定量分析技术的基础读物。

 

 

说明: IMG_256

[3] 顾永安. 教育研究方法[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5.3

该教材是高等学校"十二五"教师教育专业规划教材。该书比较全面地阐述了教育研究方法的一般原理,教育研究的构思和设计,教育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评价,向读者展现出教育研究的主要理论和方法架构,使读者对教育研究方法体系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4] 刘淑杰. 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8

本教材具有突出鲜明的时代性。教材以最新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为依据。通过大量的典型案例的讨论和实际的操作练习,突出教育研究方法和技术的实用性和操作性,收录了国际化与本土化的案例,以真实的案例研究来阐释研究方法,以便于读者拓宽视野,加强对教育研究方法的理解和应用。此外,本教材积极融入了新科技成果,如在社会科学方面广泛使用的SPSS统计软件,本教材就引入了相关内容,以扩展读者知识面。

 

 

[5] 郑金洲. 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7

该书是世纪之交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研究丛书之一。该书从校本概念分析入手,论述了教育研究的类别及历史发展,进而对中小学教师如何搞科研,不仅从常用科研方法的使用上进行了较为细致的介绍,而且对最终科研成果整理的方法也作了详细的梳理。该书是教育研究方法的入门教材,深入浅出。

[6] 和学新、徐文彬. 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8

  本书是教师教育精品教材中的一本,该教材作者权威、体现了新理念、适应了新标准,是满足新需求的精品教材。 不仅系统地介绍了教育科学研究的常见方法,更有现实案例的详细分析,使学习者不仅在理论上有所提升,更可知道在现实中如何应用这些研究方法,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价值。

说明: QQ截图20161205233106

[7] (英)刘易斯·科恩,劳伦斯·马尼恩,基思·莫里森 著;程亮,宋萑,沈丽萍 等译.教育研究方法(第6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2015.3

该书涵盖了教育研究的所有阶段,从计划和设计,到资料收集,再到资料分析和形成研究报告。其突出特点是:在突出研究方法的操作性之外,尤为重视教育研究及其程序的哲学或方法论基础。在选材上 “与时俱进”,尤其是在“研究的背景”中就吸纳了女性主义和复杂理论,这在其他研究方法教材中是不多见的。在具体方法上,条分缕析,诸如记叙、个人构念、角色扮演等,这些不常单列的收集资料的方法,都俱列其中。在体系上,相对比较完整,呈现了从研究设计到资料收集和资料分析的全过程,其中甚至包括了统计检验的基本内容,这种考虑对入门的教育研究者来说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说明: QQ截图20161205233106

[8] (美)梅瑞迪斯·高尔等. 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1

本书是一本兼具经典性与时代性的教材。英文版于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问世后,受到教师、教育管理人员和教育专业研究人员的广泛欢迎。随着时代发展,其内容也不断更新。本书为英文版第六版的中译本。

全书共分六大部分,系统介绍了开展教育研究和应用教育研究成果的方法。结合实例,展示了如何拟订周密可行的研究计划;描述了如何查找、阅读和理解教育研究文献;说明了定量研究和质性研究两种研究方法,并专章介绍二者的分支类型:描述研究、分组比较研究、相关研究、实验研究、案例研究、叙事研究、民族志与批判性研究、历史研究、混合途径研究、行动研究和评价研究;就如何评价定量研究和质性研究报告提供了丰富材料。

本书体系完整,实例丰富,可读性强,是极具实用价值的教育研究方法类教材。

说明: QQ截图20161206163201

[9]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在广泛地吸取我国和西方教育科学研究丰硕成果的基础上,对教育研究方法的一般原理、教育研究的构思和设计、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教育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评价等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述。其中,在教育研究方法的一般原理部分,主要论述了检验研究方法的基本概念、方法的历史发展、方法应遵循的原则等有关理论问题。在教育研究的设计与构思部分,介绍了科研课题的选择和研究、文献检索、形成研究假设、制定研究计划等基本原则及常用方法。教育研究基本方法部分,较系统地介绍了历史研究、调查研究、比较研究、实验研究以及理论研究五种基本方法。教育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评价部分,简要介绍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方法,研究报告的撰写与研究成果的评定,以及研究队伍的组织与研究者的基本素质。

说明: 1

[10]谢春风,时俊卿主编.新课程下的教育研究方法与策略[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这是一本指导中小学进行教育科研的书,它有三个特点:一是从培养研究型教师的视角,论述了中小学教育科研的意义和研究方法,针对性、指导性强;二是全面论述了教育科研的八种研究方法,每种方法之后都附有案例,规范性、操作性强;三是该书的作者多是经验丰富的教育教学理论工作者,其自身承担着研究课题,并有许多中小学参加,直接指导着中小学和骨干教师的教育科研,示范性、可信度强。

说明: 7

[11] [美]杨雷迪斯·D·高尔著,许庆豫译.教育研究方法导论[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是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一本译著,这是建国以来规模最大、门类最全的教育科学精品教材译丛中的一本。该中文版译自英文版第六版。这本书原著于1963年出版,33年后,该书已经出版了六版。这本书的主要特点之一就在于,坚持运用精彩的案例阐释研究方法中的重要思想,广泛介绍实用的教育研究方法。除了重点介绍基本原则外,还介绍一些技巧性的方法,以使读者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这本书共分六编,每一编编首都有一个简单介绍。第一编包括第一章,概要地介绍教育研究领域。第二编介绍了设计研究的过程,包括撰写研究计划,教育研究中的道德、法律及人际关系和文献查阅。第三编包含了研究中的基本研究方法。第四编包含定量研究中的主要研究设计。第五编包括定性研究的各种方法。第六编介绍了研究方法在教育评估中的运用。

 

[12]郑金州主编.行动研究指导[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针对一线教师不能真正将行动研究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还不能真正实施行动研究的情况,该书的撰写没有对行动研究做更多的理论探讨,没有将注意力集中在说理上,而是通过大量的实例或案例引导读者“做”行动研究。本书的实例或案例绝大多数来源于中小学教师,是一线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思考与反思的结果。全书共六章:第一章为行动研究概说,主要介绍了行动研究的含义、特性、历史发展、运作模式;第二、三章为行动研究的实施,主要包括确定问题、制订计划、采取行动、实施观察、反思改进;第四、五章为行动研究成果的主要表达形式,主要包括研究日志、教育叙事、教育案例、教学课例、教学反思;第六章为行动研究成果的评定,是从行动研究对学校生活的实际状态、对学生以及教师的状态的影响来论述的。

说明: 10

[13]马云鹏、孔凡哲主编.教育研究方法[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该书是为满足新世纪教师教育培养的需要而编写的。全书从教育科研的选择与设计、教育研究的常用方法、教育研究资料的统计与分析和研究报告的撰写等方面,比较全面地介绍了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同时,结合了当前教育改革中的实例说明各种研究方法的运用。是一本比较适合学生学生的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