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程学习>>第一章 教育科学研究概述>>文本学习>>知识点四


第一章 教育科学研究概述



知识点四:教育科学研究的发展趋势

(一)研究情景的生态化

生态化就是强调在现实生活或自然情景中,在一定的条件控制下,研究儿童的心理与行为,揭示他们的心理发展与变化规律。生态化的研究,其研究范围、内容、条件不再受实验室控制,在自然环境中进行研究,虽然也有一定的条件控制,但是也不像实验室那样,儿童的心理及行为的变化仍然是现实中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儿童的表现真实自然,这样研究者就能获得最客观真实的资料。生态化的研究将严格的实验控制应用于自然环境,能同时保证研究的外部效度与内部效度。

(二)研究思路的综合化

1.多种研究方法相互补充:在教育研究中,常常采用多种研究方法。这样可以从不同角度和侧面获得丰富的研究信息。

2.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教育科学研究从纯粹的思辨研究到实证研究阶段再到现在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两种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是全面、准确地揭示复杂教育现象的需要,这样做能有效地解决教育研究主观和客观、事实和意义、模糊和精确之间的矛盾。

(三)研究的跨学科化及研究手段的现代化

在教育科学研究中引入邻近学科与自然学科的研究方法给教育科学研究注入了活力。它们丰富了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促进教育研究走向科学化、客观化。如数学研究方法的引入以及计算机统计软件的使用,使教育研究越来越趋向数学化,教育领域内的一些问题得到适当的解决。在我们引入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时,应该注意要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另外,教育研究设计的问题是十分复杂的,往往需要多学科的协同研究。因此,研究者越来越关注多学科的协同研究。如一个研究问题常常涉及到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社会学等学科内容,需要从不同角度去研究。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教育研究的手段也日益现代化。录音、录像、照相、计算机、眼动仪、分析仪等的出现与使用扩大了教育的研究范围,方便了研究的进行。

(四)研究的跨文化性

研究者也越来越重视不同文化背景对个体心理发展的影响。目前在教育研究中,一些跨文化研究已经广泛开展。跨文化研究有利于了解我国及世界多民族、多区域的教育发展的差异及文化背景原因,也有利于世界各国的研究者在教育科学研究中的相互交流与合作。

(五)调查研究法的广泛化

20世纪50年代以来,调查研究法已经成为教育研究中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之一。调查法在教育研究中广泛应用的重要原因在于,调查法可以综合运用问卷、访谈、观察等多种研究方式,更适合于具有复杂性和社会制约性的教育现象的研究。

注释:

1. 定性分析

定性分析就是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分析。

2. 定量分析

是对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与数量变化进行的分析。

3. 眼动仪

眼动仪是心理学基础研究的重要仪器。眼动仪用于记录人在处理视觉信息时的眼动轨迹特征,广泛用于注意、视知觉、阅读等领域的研究。

 

进入你问我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