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程学习>>第六章 调查研究法>>学习内容>>知识点一
一、教育调查研究的含义
教育调查研究是通过运用问卷、访谈、测验等手段,搜集研究对象的有关资料,从而做出科学地分析、推理或预测其发展变化的一整套实践活动。
二、教育调查研究法的一般特点
第一,教育调查研究完全是在自然状态下进行的,对于研究对象不作任何干涉和控制。
第二,教育调查研究是一种间接的观察,调查可以对不能直接观察研究的对象和现象,进行事后追踪研究。
第三,教育调查研究能够提供教育现象之间可能存在的因果关系的线索,但并不能直接确定因果关系的存在。
第四,教育调查所搜集的资料可以是关于研究对象现状的资料,也可以是关于研究对象过去情况的资料,其中以关于现状的资料为主。
三、教育调查研究法的种类
(一)根据调查目的的不同来划分:
1.现状调查
现状调查是一种描述性的调查,它主要调查某一类教育现象目前的状况和基本特征,目的是对教育现象的真实情况进行具体描述,或寻找一般数据。
2.发展调查
发展调查是一种预测性调查,它主要调查某一类教育现象随着时间变化而表现出的特征和规律,从而推断出未来某一时期的教育发展趋势与动向。
发展调查有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纵向研究,即调查同一组对象在不同年龄阶段的情况,设计要求准备一组对象,在一定时间内多次搜集资料,进行前后比较。一种是横向研究,即在同一时间内分别对不同年龄的多组对象进行观测和调查,也可以说是在同一时间内对研究对象总体进行横剖面式的研究。
3.关系调查
关系调查是一种相关性的调查,它主要调查两种或两种以上教育现象的性质与程度,分析与考察它们是否存在相关关系,是否互为变量,目的是寻找某一教育现象的相关因素,以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
4.比较调查
比较调查是一种对比性的调查,它主要调查两个或两个以上群体、地区、时期的教育情况,对比分析不同对象间的差异特点及规律,目的是弄清不同类型的教育对象,不同性质的教育现象之间的差异性、相似性及其内在联系。
5.原因调查
原因调查是一种因果性的调查,它主要调查产生某一现象的可能原因。
(二)根据调查对象范围的不同来划分:
1.普遍调查
普遍调查又称为全面调查,是指对被调查对象总体中的每一个单位或个人都进行调查。全面调查是一种一次性调查,其目的是把握在某一时点上、一定范围内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2.抽样调查
抽样调查是指从被调查的总体中抽取一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对象作为样本进行调查,根据调查所得的数据资料,推断被调查总体的状况。
3.个案调查
个案调查又称为典型调查,是指从总体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若干人或典型单位进行调查。
此外,根据调查采用的方式方法,教育调查可分为调查表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调查法。根据研究变量的性质,可以把教育调查分为实况调查和征询意见调查。根据研究的范畴,可以把教育调查分为综合调查和专题调查。根据研究的性质来分,有描述性调查和解释性调查。
四、教育调查法的基本步骤
(一)确定课题
教育实践中,教师会遇到许多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这些问题是形成课题的基础。但是,问题并不等于课题。只有当我们确定了问题研究的方向、范围,明确研究的目的要求,将问题具体化后,才能成为研究课题。在确定研究课题时,同一个问题由于我们研究角度的不同,形成的课题就不同。
(二)选择调查对象
选择调查对象有两重含义:其一,确定调查对象的总体范围。其二,确定调查时是采用全体法,抽样法,还是个案法。
在教育调查研究中,一般都是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是在全体研究对象中抽取一部分有代表性的对象组成样本,然后对样本进行调查,再根据样本的调查结果来推断全体的情况。
(三)拟定调查计划
1.调查题目
调查题目要言简意赅地说明调查的变量及其关系。
2.调查对象
明确该调查在哪个地区范围、哪些人群(包括其年龄、性别、特征等)和机构中进行,被调查的人数是多少。
3.调查的手段和方法
明确该调查采用的是哪一种调查手段,设计相应的表格,如问卷、调查会谈提纲等。如果是几种方法综合运用,还要说明各种方法的作用和使用说明。
4.调查过程和时间安排
说明调查分几步进行,每一步骤的具体内容,各阶段的时间分配、起止日期和完成期限等。
5.调查经费的来源、使用与分配
说明该调查研究所需经费来自何处,以及如何使用和分配。
(四)准备性调查
准备性调查的目的不是要获得教育调查研究所需要的资料,而是力求发现并纠正研究者设计的调查问卷或访谈提纲中那些模糊、混乱或者不充分的问题。准备性调查的对象要与实际调查研究所选取的研究对象身份一致,但数量不必多,10—20人为宜。准备性调查不是一次完成的,研究者可以根据需要来进行,但也要考虑时间和经费的限制,尽可能使调查研究趋于完善。
(五)正式实施调查
实施调查最基本的一条是按调查计划的要求进行,调查人员不能违反设计时的意图任意变动调查内容和操作程序。在操作时,有以下几个问题需要注意。
其一,按计划要求严格选择对象。
其二,严格执行指导语。
其三,不同的调查对象所处的环境条件应该相同。
其四,调查中切忌暗示和引导性语言。
其五,有目的的详细记录。
其六,消除被调查者的顾虑。
(六)整理资料
调查中收集到的原始资料,必须经过归类整理后才
能进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
(七)撰写教育调查研究报告
通过观察研究概述的学习,你是否掌握了相关内容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进入边学边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