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程学习>>第六章 调查研究法>>本章练习>>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本章练习参考答案与解析

一、单选题:

1.B (解析:发展调查是一种预测性调查,它主要调查某一类教育现象随着时间变化而表现出的特征和规律,从而推断出未来某一时期的教育发展趋势与动向。) 

2.B(解析:一份问卷作答时间一般为30—40分钟为宜。问题太多,做答者容易产生厌倦情绪,导致敷衍或不予回答;问题若太少,又不能得到有关研究的基本事实材料,以致影响研究结论。)

二、多选题:

1.A、B、C、D (解析:在访谈调查中,提问是研究者有形的工作,倾听是无形的工作。无论是结构访谈还是非结构访谈,一般在访谈过程中都需要做记录。“追问”实际上也是一种“倾听”,是倾听之后的回应。)

2.A、B、C(解析:与观察法、问卷法等研究方法相比,访谈法的显著特点就是访谈者与被访谈者的直接交互作用。访谈法不同于一般的交谈或日常生活中的“聊天”,是有目的的规范操作。)

三、判断题:

1. √(解析:预测样本一般为30—50人。预测是问卷设计的重要步骤。预测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考察问卷的信度、效度,二是进一步发现具体的缺陷,如问题的难度、份量、顺序是否合适,问题的内容安排是否合理,问题的表述是否确切等问题,以利在正式测试前改进。)

2. ×(解析: 对回收的问卷,在剔除废卷的同时,要统计有效问卷的回收率。一般来说,回收率如果仅30%左右,资料只能作参考;50%以上,可以采纳建议;当回收率达到70—75%以上时,方可作为研究结论的依据。因此,回收率一般不应少于70%。)

四、简答题:

1、(1)根据调查目的的不同,可以把教育调查研究分为现状调查、发展调查、关系调查、比较调查和原因调查。(2)根据调查对象的范围的不同,可以把教育调查研究分为普遍调查、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

教育调查研究法的一般特点:第一,教育调查研究完全是在自然状态下进行的,对于研究对象不作任何干涉和控制。 第二,教育调查研究是一种间接的观察,调查可以对不能直接观察研究的对象和现象,进行事后追踪研究。第三,教育调查研究能够提供教育现象之间可能存在的因果关系的线索,但并不能直接确定因果关系的存在。 第四,教育调查所搜集的资料可以是关于研究对象现状的资料,也可以是关于研究对象过去情况的资料,其中以关于现状的资料为主。

2、教育调查研究方法包括观察、问卷、访谈、测验等不同的具体方法,程序设计上虽各有侧重,但都要遵循以下基本步骤:确定课题、拟定计划、选择对象、确定内容,然后实施调查,最后整理资料、分析结果和撰写调查报告。

五、论述题:

1、不论从题目还是从内容都要符合研究规范。

2、问题的撰写要求:(1)问题应该是中性的,不应使用有暗示或引导性的语言。(2)避免双向问题。就是要避免两个以上概念在同一问题中出现。(3)设计的问题要尽可能让被调查者填写时感到简单,容易回答,要从调查对象的实际回答能力出发,通俗易懂。(4)选择题的备选答案要避免交叉重叠,要保持相对独立。(5)尽量避免使用否定性问题。除以上因素以外,问题表述的简洁、通俗易懂也是编写问题时不可忽略的因素。

问卷中各类问题的安排:(1)先易后难(2)整齐美观(3)数量适度。

敏感性问题的设计:(1)迂回提问(2)投射式提问(3)委婉性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