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程学习>>第九章 行动研究法>>文本学习>>知识点二


第九章 行动研究法



知识点二:行动研究的动作模式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教育学者围绕着如何落实行动研究的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行动研究的过程模式。他们试图为教育实践者特别是教师提供直观的操作程序。 

一、勒温与考瑞的模式

(一)勒温模式

勒温是行动研究的开拓者。早在20世纪40年代,他就提出了实施行动研究的程序问题。他认为可以用计划(planning)、调查(fact-finding)、实施(execution)等概念来描述行动研究的过程。

他认为计划通常是从某种类似于一般观念(general ideas)的事物开始。由于某种原因,计划似乎都希望达到某一特定的目标。如何精确地界定这一目标及如何达到目标通常不是很清晰的。因此,第一步就是根据可以利用的手段,认真地审视这种观念。这通常要对情境做出更为细致的调查。

计划的第一阶段完成后,会出现两个问题:如何实现总目标的“总计划”及关于行动的第一步决策。在计划的过程中,多少会对最初的观念有所修改。第二阶段就是要执行总计划的第一步。在高度发达的社会管理中,第二步就是针对某些事实的调查。下一步又是由计划、实施、调查构成的。这样有助于对第二步结果的评价,为第三步计划奠定合理的基础。这个过程中也可能再次修正总计划。后来,凯米斯等人把勒温这一论述概括为图9.1所示:

说明: 2006714163946817

图9.1  勒温的行动研究模式

(参见郑金洲等著:《行动研究指导》,P32)

(二)考瑞模式

考瑞为教育行动研究设计了一个推进的步骤。它包括:

1.明确问题,用清晰的语言阐述教师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2.确立解决这个问题的行动目的与过程。

3.根据设计好的步骤开展研究,并做好记录,收集证据以确认目标实现到什么程度。

4.对相关的材料进行整理,概括出行动与目标之间关系的一般性原则。

5.在实践的情境中去检验这些原则。

二、凯米斯的模式

凯米斯进一步扩展了勒温的行动研究程序,他认为行动研究的核心为:计划(planning)、行动(action)、观察(observing)、反思(reflecting)等环节构成的、螺旋式推进的循环过程。

(一)计划

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和要求:

1.计划从解决问题的需要和设想出发。设想也是研究人员对问题的认识,及他们掌握的有助于问题解决的理论、方法、技术等。计划的制订还应该是以所发现的大量事实和调查研究为前提的。

2.计划包括总体计划和每个具体行动步骤的计划,特别是第一步和第二步的行动计划。

3.计划必须具有灵活性和开放性,允许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修正计划。

(二)行动

是指实施计划或者按照目的和计划行动,它包括:

1.行动者是在获得了相关背景和行动本身的信息且经过思考理解后,有目的、负责任、按计划采取的步骤。

2.行动是灵活的、能动的,是包含着行动者认识和决策在内的。计划的实施重视实际情况的变化,重视实施者对行动和背景认识的逐步深入,重视其他的研究人员的监督、观察、评价、建议,行动是不断调整的。

(三)考察

1.考察可以是对自己行动的观察,也可以他人的观察。多角度的观察有助于全面而深刻地认识行动过程。

2.考察主要是指对行动过程、结果、背景、行动者的特点的考察。由于教育环境的复杂性,许多因素不能够事先预测与控制。因此,考察就十分重要。行动研究倡导者鼓励使用各种有效技术手段,使考察更全面、系统、客观。

(四)反思

它既是一个螺旋圈的结束,又是过渡到另一个螺旋圈的中介。

1.整理和描述:对观察到的、感受到的与制定计划、实施计划有关的现象进行归纳整理,描述出整个行动研究的过程和结果。

2.评价解释:对行动研究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判,并对有关现象和原因做出解释和分析,找出计划与结果之间的不一致之处,从而确定原来的研究问题、研究计划和下一步计划是否需要修正。

三、艾略特的模式

英国教育学者艾略特(Elliott)针对凯米斯未能将“一般概念”明晰化这一问题,提出了批评。他认为凯米斯模式不仅是直线式的,且易引起参与者的误解:最初的“一般观念”在研究的过程中是确定不变的,改变的只是研究计划。因此,艾略特对凯米斯的模式进行了修正和补充。

1.行动研究的“一般观念”可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做相应的调整。

2.调查不仅是资料收集的过程,还应对资料进行分析,且资料的收集和分析也是始终渗透到其他环节之中的。

3.只有在对行动计划的实施效果做出充分的观察之后,才能进入到评价阶段。

表9-2 艾略特的行动研究模式的主要步骤

步骤

具体工作/说明

诊断或发现问题

行动研究者坚持用批判的态度对待每一个看似平常的问题,并进行探究分析,了解社会情景状况,发掘问题。

初步研究分析

1、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初步讨论,务求做到各抒己见,集思广益。可能的话,研究者、教师、家长或各有关人员,应组成研究小组。讨论的结果可成为拟订总体行动计划的重要意见。

2、由于重视批判和反思,有关的文献搜集和阅读是不可少的。这样可以有助于辨别和批判问题,也对厘清目的和研究范围有帮助。

拟订整体计划

这是行动研究的蓝图,较重视全盘的设计。设计强调灵活性和能动性、开放性,以适应没有预计的制约因素。同时,又强调行动中的反馈讯息,对整体计划的修订和完善。

制订具体计划

这是实践拟订整体计划的安排,注意力集中在为解决实际问题而安排的各种干预的行动策略。

行动

这是指落实行动研究策略。和具体计划不同的是,行动仍按计划进行实践。这阶段是行动研究成败的关键。行动不单是对实际情境的干预,还包括对整个计划的监察与控制;重视每一步行动的评价和对整个计划的影响。如有需要,可以对整体计划做出修订。一切干预的行动均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依据。行动会对三方面有所完善:对实践的完善、对问题认识的增进、对社会情境的深入了解。

四、埃巴特的模式

埃巴特(Ebbutt,D.)基本上认同艾略特“一般概念”可变的思想,提出了一个更为精致的操作模型。在这个模型中,研究者可以根据实际情的变化情况修改总计划,甚至可以更改研究课题的本身。研究者也要对行动的全过程实施监控,保持各个环节间的及时反馈,并依据反馈来调整行动的开放性。

五、麦克南的模式

麦克南的模式是一个时间进程模式。这个模式指出了按时间的发展,行动研究包含的几个行动循环,每个循环都包括确定问题、需求评价、提出设想、制定行动计划、实施计划、评价行动、做出决定(反思和对行为的反思)等七个基本环节,然后再根据行动结果再次确定第二行动循环所要研究的问题。

六、其他模式

上世纪90年代,不少学者结合自身的实践,提出了不同于如前所述的行动研究模式。如:

1.塞杰尔(Sagor,R.)

他把行动研究看作是一种前后相继的过程,这一过程包含五个步骤:问题形成、资料收集、资料分析、研究结果报告、行动计划。

2.卡尔霍恩(Calhoun,E)

他提出了“行动研究环”(Action Research Cycle)的概念,认为行动研究是由确定共同感兴趣的领域、资料收集、资料整理、分析和解释、采取行动等构成。

3.韦尔斯(Wells,G.)

他描述了一个“行动研究环的理想模型”,包括:观察、解释、改变计划、行动,以及由行动研究环相互作用的“参与者的个人理论”。

4.斯特林格(Stringer,E.)

他提供了“行动研究交互作用螺旋”,这个“螺旋”式的行动研究可以简化为“看”(look)、“思”(think)、“行”(act)的连续性的循环过程。 

5.米尔斯(Mills,G.E.)

他在总结和分析以上几种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辨证的行动研究螺旋”(Dialectic Action Research Spiral)的概念。他认为每个行动研究过程都内在的包含四个基本元素:确定问题的领域、收集资料、分析与解释资料、制定行动计划。

注释:

1. 卡尔霍恩

约翰•考德威尔•卡尔霍恩,十九世纪上半叶美国著名的政治家和政治思想家,人称"铁人"。他曾担任众议员、参议员、战争部长、副总统、国务卿等重要职位。他早期是个联邦主义者,主张实行国家主义政策。后来,他逐渐转变成了地方主义者,鼓吹州权论,经常发表强烈措辞反对北方干涉南方事务的言论,还主张州有权利废止联邦立法。他是后来"美利坚联盟国"的理论导师,在美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2. 米尔斯

说明: QQ截图20170531112335

美国社会学家,文化批判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生于1916年8月28日,卒于1962年3月20日。曾在威斯康星大学师从H.格斯和H.贝克尔,1941年获博士学位。长期执教于哥伦比亚大学,直至逝世。主要译著和著作有:《韦伯社会学文选》(与格斯合译,1946)、《性格与社会结构》(与格斯合著,1953)、《白领:美国中产阶级》(1953)、《权力精英》(1956)和《社会学的想像力》(1959)等。

米尔斯深受德国古典社会学理论和G.H.米德的实用主义社会学的影响,在政治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领域内颇有建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