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程学习>>第十章 经验总结法>>文本学习>>知识点一
教育经验是教育研究的逻辑起点。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筛选、总结、提炼其先进经验,并概括为教育理论,这无论是对丰富我国教育理论,深化教育改革,还是对指导教育工作,提高教师自身素质都有重要的意义。但是,我国学校相当一部分教育经验总结还停留在一般的工作经验总结上,总结出来的经验经不起严格的推敲,不够准确,理论性不强,降低了教育经验总结的科学性和理论水平。因此,有必要对教育经验总结法的价值、特点、运用原则及其步骤等问题进行深人探讨。
一、教育经验及其价值
教育经验是指教育工作者从事教育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感性认识。教育经验来源于实践,它包含教育实践活动这一客观存在,同时也包含有教育者的主观认识,这一认识依教育者的文化水平、理论修养而有高低之分。教育者的实践活动和主观认识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它们共同构成了教育者的教育经验。
教育科学理论来自教育实践,又对教育实践发挥着指导作用。而教育理论的概括与形成,并不能直接源自实践,它必须借助于教育经验这一中介,即教育经验是教育实践向教育理论过渡的中介环节。人们在教育实践活动中,通过直接接触教育客体产生相关的体验,形成教育的感性认识,即教育经验,在此基础之上,如果对教育经验进行深入的思维加工,就会使教育经验上升为理性形态,从而为科学理论的形成奠定基础。
二、经验总结法的含义
经验总结法是指在不受控制的自然状态下,依据教育实践提供的事实,分析概括教育经验,使之上升为理性认识的思维加工过程。这里的教育经验可以是来自研究者本人的,也可以是来自他人的。例如,魏书生总结自己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写出了《班主任工作漫谈》等著作;武汉大学的黎世法教授通过总结优秀中学生的学习经验,发明了“六课型单元教学法”。
经验总结法是在自然状态下进行,事先没有严格的假设和实验因子的人为控制,而是广大教师和教育实践工作者,在日常教育工作中所积累的先进教育工作经验。例如,如何教育那些任性、撒泼、攻击性行为较强的儿童,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琚贻桐老师在教育专家的指导下,将其教育这一类孩子的经验,总结为以下几点:首先,深人了解教育对象的个性特点,进而,紧紧抓住情感这条线,激发孩子爱的情感;创设情境,诱导儿童;把握教育时机,不断提高要求,并上升到爱的教育理论。这些经验总结,丰富了儿童教育理论,对教育工作也有指导意义。
一个好的经验总结有两个标准:
(1)经验本身是好的,即教育实践的经验是成功的。这一类经验具有四个基本特性:一是创造性,这些经验较人们原有的认识有所发展,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时,在内容、形式、方法上有所创新,有典型性和代表性;二是稳定的高效性,这些经验经过长期的教育实践证明是有效的,而并非是偶然的;三是时代性,这些经验符合社会需要和改革需要,它代表着某种发展的趋势和方向,将推进教育实践的进步;四是最优化,教育教学中,教师和儿童的时间、精力和资金的消耗达到最优化程度,不以过度劳动和损害健康为代价换取一时的发展。
(2)经验总结的结果是好的,这里包含三层含义:一是事实的确证性,即以事实为经验总结的出发点,在描述事实、整理事实中体现出经验的可靠性。二是解释事实、说明事实要符合逻辑,在陈述上不自相矛盾,是在人们认识的情理之中。三是总结出的结果具有可推广性和指导实践的可能性。所谓的推广性是指所总结的经验经过加工提炼之后,应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得到认可,并且是切实可行的。指导实践的可能性主要是针对教师的实际需要来说的,广大的教师更希望经验的指导作用表现在具体过程的范例上,也就是说步骤明确、操作过程清楚、方法简单明了。
三、经验总结法的性质
(一)经验总结是一种科学研究活动
教育经验总结按照水平高低可分为一般性经验总结和科学性经验总结两个层次。一般性经验总结是具体地描述一定的教育实践活动和经验,指出运用这些经验的优越性及其前景。科学性经验总结是指运用科学的方法,对积累的教育经验进行分析概括,深入、全面、系统地揭示经验的实质,使之上升到教育理论的高度,找出别人可以借鉴的规律性的东西。这里所讲的教育经验总结是专指科学性教育经验的总结。
科学研究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探求新知、揭示事物客观规律的活动。科学性教育经验总结恰恰就具有这种本质特征。它是一种创造性的脑力劳动,即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归纳,得出对事物或现象的理性认识,揭示事物或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规律。这个过程是科学研究的过程,其最终成果是科学研究的成果。
为了深刻地理解科学性经验总结与一般性经验总结不同,表10—1从几个维度进行了比较:
表10—1 科学性经验总结与一般性经验总结的区别
科学性经验总结 |
一般性经验总结 |
|
性质 | 教育科研的一种方法,是在教育实践中进行的教育科研 |
是工作总结,是对工作实践的回顾与反思 |
目的 | 具有预先提出的、十分明确的科研目的,工作目的与科研目的一致 |
没有明确的科研目的 |
方法 | 有意识地运用教育科研的有关方法 |
不注重选择和使用教育科研方法 |
过程 | 依据科研思路,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 |
教育过程结束后的反思总结 |
资料搜集 | 采用一定的方法有目的、有意识地搜集资料,搜集的资料全面、完整 |
资料的积累不一定有意识,搜集的资料完整性较差 |
资料处理 | 可进行定量和定性处理 |
以定性描述为主 |
结论 | 能揭示教育现象的本质和规律,得出的结论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
所得出的结论以经验型为主,有一定的局限性,大范围推广不一定成功 |
成果 | 研究报告或论文的科学结论 |
工作经验总结报告 |
(参见王坦,张志勇主编.《现代教育科研原理·方法·案例》.1998.106.)
(二)经验总结是一种回溯研究
经验总结法是在某种实践活动大致告一段落,并且通过这种实践取得的经验已经大体形成之后才进行研究的。所以,科学性教育经验总结,是教育科研活动中的回溯性研究,因而与其它科研活动有所不同,主要表现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它的研究对象是那种具有特定含义的“经验”,而不是一般的自然存在的事物或文献资料。这种研究对象是实践者发挥主观能动作用改造了的客观事物,以及在改造客观事物的同时,实践者自身形成的感性认识和某些未系统化的理性认识。
其次,在研究过程中不对研究对象施加某种影响,使之发生某种变化,以求得某种预期结果。而只是科学地认识客观存在的“经验”,即在实践效果已经显示的某种“经验”大体形成之后,才对这些“经验”进行“回溯”研究,从而取得研究成果。
第三,经验总结的主要方法是在调查掌握事实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综合”、“归纳—演绎”进行思维加工,才使经验上升为理论。运用经验总结法对来自教育实践的感性认识进行回溯研究,从而获得科学的理性结论,概括出新鲜的有价值的经验。
(三)经验总结是一种追因研究
如果说实验法是先确定原因(假设),然后考察这些原因导致的结果,那么,经验总结法则是根据已经发生的结果追溯其原因。另外,经验总结法与观察法所采取的伴随教育发展进程进行直接研究的方法不同,与文献法所采取的借助于教育资料对教育事实进行间接研究方法也不同。它是根据已经取得的教育成果和基本认识,追索教育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影响作用,从而进一步揭示教育客观规律的方法。经验总结的出发点是已有经验,而其基础是取得经验的具体教育过程,因此,它既有直接研究的一面,又有间接研究的一面。经验总结是通过“追因”以揭示教育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四、教育经验总结法的意义
经验总结法是一种重要的、常用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在古今中外的教育史上,许多著名的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都非常注重教育经验的总结。如我国古代第一部教育专著《学记》就是对先秦时期教育实践经验的总结。18世纪法国著名教育家卢梭的名著《爱弥尔》就是通过总结他人教育经验而写成的不朽之作。
迄今为止,在教育研究领域,重视对教育经验的总结,在总结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发展教育理论,符合现代认识论、实践论的观点。经验总结法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有利于从实际出发,提高教育科学的研究水平
现代社会的教师已不再是仅仅局限于“传道、授业、解惑”,同时也应肩负起发展科学研究的重任,在科研中体味到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促进自身的不断成长。
在教育研究中,教育经验总结是研究的基础和起点。由于这种研究方法取材于丰富的教育实践活动,且不影响教育的自然进程,操作简单易行,因而,更适合于广大的一线教师进行科学研究的初步尝试,做到“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
在教育科学研究中,经验总结是在自然状态下进行的,反映着教育教学过程的本来面目,因而有着丰富的实践来源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广大教师应重视教育经验总结,从点滴经验入手,通过总结经验,充实自己的感性认识,提高观察事物的敏锐力和判断力,开阔视野,拓宽研究领域,从理论与实践结合上,提高研究水平,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与进步。
(二)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教师的教学质量既与其接受的教育与训练有关,也与他们能否自觉地、有意识地不断总结和认识自己与他人的教育教学经验有关,因为知识就是对经验的概括和总结,经验总结的过程本身就是认识的过程、提高的过程。实践表明,一个善于总结经验的教师往往掌握了更多的教育教学规律,从而能更好地把握教育教学的主动权。
与教育科学理论相比,先进的经验可以直接模仿,容易被教师接受,直接应用性更强。因为,教育科学理论是对经验理性认识的基础上,高度抽象出来的概念、原理和法则,它只是指出了达到教育目标的一般途径。而教师面对的教育教学情境是动态的过程,面对新的情境往往来不及考虑足够的逻辑依据,而更多地是凭借直觉。而这种直觉就是教师丰富教育经验积累的结果。实际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些经验丰富的教师常常利用偶发情境,调节教学气氛,调动儿童情绪,使儿童的学习始终处于最佳状态,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如果通过先进经验的总结、推广,把优秀教师的个别成就变成全体教师的财富,通过先进经验的介绍、学习,帮助急需经验的新教师更快地成长起来,则我国的教育事业整体水平就会大幅度提高。
(三)有利于教育行政部门更好地落实教育方针政策
教育行政部门的主要任务是贯彻执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每一位教育工作的领导者都需要依靠先进教育经验,推动教育工作的开展。
通过对先进教育经验的总结,教育行政部门既能了解教育的实际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又能加深对教育方针政策的理解,更有效地发挥教育行政部门的职能作用和指挥能力。
教育行政部门对幼儿园乃至整个教育事业的领导,依靠研究、总结、推广先进的教育经验,提供正面的舆论导向,使行政部门的领导工作更加具体,更有生命力,从而提高领导工作的效果。
(四)有利于教育科学理论的发展
著名画家、科学家达·芬奇说过:“我们在种种场合和种种状况下,只有向经验求教,才可以从那里引出一般规律。”经验是人们在实践中获得的,它是进一步上升为理性认识的基础和材料。一切科学概念的形成、科学假说的建立,都离不开人们的实践经验。各种科学理论,也只有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真正成立,被大众所接受。
教育教学经验是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是发展教育科学理论的源泉。教育工作者和教育研究者只有认真地、科学地总结教育经验,使之上升到理论高度,才能在更广的范围内指导教育实践,进而产生新的经验。如此形成良性循环,可以不断地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同时为教育理论的发展注入新的能源。
注释:
《爱弥尔》是西方教育史上最有影响的教育著作之一, 是法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卢梭的重要著作。写于1757年,1762年第一次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出版,轰动了整个法国和西欧一些资产阶级国家,影响巨大。该书是一部哲理小说,同时也是一部教育论著,其副标题就叫《论教育》。它描写了一个人从出生到结婚,到进入社会受教育的全过程,主张顺乎天性,让人的本性避免受社会偏见和恶习的影响而得到自然的发展。在此书中,卢梭通过对他所假设的教育对象爱弥儿的教育,来反对封建教育制度,阐述他的资产阶级教育思想。这部书不仅是卢梭论述资产阶级教育的专著,而且是他阐发资产阶级社会政治思想的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