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程学习>>第十一章 研究资料的整理与分析>>本章练习>>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B(解析:标题是表的名称,应写在表上方中央位置。标题用语要简明扼要、准确得体,一看标题就能使人知道该表的内容。)

2.A(解析:标题简洁,能正确反映图形表现的内容;图号写在标题的左前方;标题和图号均位于图的下方。)

二、多选题:

1.A、B(解析:研究资料按其性质可分为文字资料和数据资料两大类。相应地,资料的整理也分为文字资料的整理和数据资料的整理。)

2.A、B、C(解析:编制统计图表是数据资料整理的一个环节,而不是整理文字资料的一个步骤。)

三、判断题:

1. ×(解析:条形图,也叫直条图,主要用于表示离散型数据资料,即计数资料。)

2. ×(解析:集中量数是用来描述数据分布集中趋势的统计量。差异量数是表示一组数据的差异情况或离散程度的量数。)

四、简答题:

1、教育研究文字资料的汇编要注意以下几点:

(1)根据研究目的、要求和研究对象的客观情况,确定合理的逻辑结构,汇编后的资料既能反映研究对象的真实情况,又能说明研究所要说明的问题。

(2)对分类资料进行初次加工。如,给各种资料加上标题,重要的部分标上各种符号,对各种资料按照一定的逻辑结构编上序号。

(3)汇编的资料要做到完整、系统、简明和集中。所有采用的资料都要汇编到一起,大类小类要井井有条,层次分明,能系统、完整地反映研究对象的全貌。还可以用尽可能简短、明了的文字,集中地说明研究对象的客观情况,并注明资料的来源和出处。如有必要,可对资料的价值和作用作一些简短的述评,以供进一步研究之用。

2、统计图一般由标题、图号、标目、图形、图注等构成。编制统计图的基本要求如下:①标题简洁,能正确反映图形表现的内容;图号写在标题的左前方;标题和图号均位于图的下方。②对于有纵横轴的统计图,要分别在纵横轴上标明统计项目和尺度。横轴一般为基线,表示被观察对象,尺度要等距,自左向右,由小到大,写在横轴的下方。纵轴一般是尺度线,尺度从0开始,由下往上,从小到大,写在纵轴的左侧。两个轴都要注明单位。 ③图形要突出、清晰和美观,如果在一幅图中有几个图形,则要用一定的方式加以区别。④图注的文字要简明扼要,用小号字写在标题的下方。

五、论述题:

1、集中量数是用来描述数据分布集中趋势的统计量。它能反映一组数据的分布中,大量数据向某一点集中的情况。常用的集中量数有算术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算术平均数是所有观察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个数所得的商,简称为平均数或均数、均值。它反映某一现象的数量标志在一定条件下的一般水平,通常用符号 表示,读作x杠,有时也用M表示。

中位数是按顺序排列在一起的一组数据中居于中间位置的数,即在这组数据中,有一半的数据比它大,有一半的数据比它小。这个数可能是数据中的某一个,也可能根本不是原有的数。中位数,简称中数。

众数是指一组数据中,出现频数最多的那个数的数值。众数在工作中运用得比较少,主要在以下情况中使用:①需要快速而粗略地寻找一组数据的代表值时;②需要利用算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三者的关系来粗略地估计频数分布的形态时;③数据分布中有两极端的数值时。

2、提出假设、计算出检验统计量的具体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