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请运用你学到的知识,尝试分析案例
静等花开
有这样一句话:“简单的事情重复做,你就是专家;重复的事情用心做,你就是赢家。”在教学生涯中,我深有感触。
三年前刚接手这个班,有几个孩子就引起了我的注意:他们中间有
个叫小华、小城、小杰的,住在同一个村,同一个小区,家庭背景相当,家长的文化水平也不高,甚至连家长的工作都大同小异。由于家长的工作很忙,所以长期以来,他们总是一块儿上学,一块儿放学,走着相同的路,聊着相同的话题。用家长的话来说就是在孩子的学习身上,他们一点忙都帮不上,孩子们学的知识太深奥了,远远地超过了他们的能力范围,家庭教育的缺失让他们不得不寄希望于学校。这些孩子由于在家里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在学校又得不到老师的关注,所以成绩可想而知,学习没有兴趣,于是就无事生非。破罐子破摔,无论干什么事情总喜欢我行我素。在班上,天不怕地不怕。特别是小华,作为一个女孩子,对于老师的批评无动于衷,常常左耳朵进,右耳朵出。甚至还在背地里骂老师,写老师的坏话。一时间,作为刚接手的班主任也是新官上任三把火,也想杀杀这些孩子的嚣张气焰,于是厉声呵斥,恼羞成怒,批评、讲道理、叫家长,这些能想得到,能用的招都想了,也都用了。结果并不像我想的那样,于是厉声呵斥,恼羞成怒,批评、讲道理、叫家长,这些能想得到,能用的招都想了,也都用了,结果并不像我想的那样。这不但没有压倒他们,反而让他们更加得意忘形了,甚至他们把气老师当成了一种本事,仿佛是谁把老师气得吹胡子瞪眼,他们心底里越开心。
那段时间,我真是有点泄气了,但是一想到这些孩子们小小年纪就无法无天,一想到他们以后还有更多的路要走,不能就这样下去了。思前想后,我想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既然改变不了孩子,那就先试着改变自己。首先,我试着对他们微笑,主动摸摸他们的头,拍拍他们的肩膀,以示友好。我试着眯缝着眼忽视他们身上的缺点,然后睁大眼睛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找来找去,我发现小华嗓子特别亮,口才较好。小城的字在班上不是最差,小杰虽然学习不好,但是很听话,老师让干什么就干什么。找到这些闪光点之后,我就召开主题班会,大力赞赏他们,肯定他们,还号召班上的孩子们向他们几个学习。我知道刚开始进行得并不顺利,因为长期以来,班上其他的孩子对这几个孩子是有偏见的,不愿意向他们学习的。虽然嘴上不说什么,但是心里可不服气了。想着老师怎么会选班上最差的同学当我们学习的榜样呢,真是不可思议啊!于是就暗暗下定决心去练字,去读书,在老师面前不停地做好事。我还真没有想到这个想法得到了其他的收获。
顿时班上掀起了一股比写字、比口才、比做好事的热风。惹是生非的孩子少了,跑跑打打的孩子少了,大声喧哗的孩子少了。班上的学习风气浓了,孩子们的凝聚力增强了,那三个孩子一下子融入到了集体当中感受到温暖了,听惯了老师的大呼小叫,一下子被同学和老师的温暖包围着,搞得他们都不好意思地笑了。所以现在想想,教育的质地应该是温情的;教育的情怀应该是柔软的。有人说做教师的就是刀子嘴豆腐心。我认为,做教师的最好是豆腐嘴豆腐心。一个真正的好老师,意志可以越来越坚强,但心底应该越来越善良。
暑假,我到这三个孩子家中去家访。从谈话中得知,他们的父母尽管工资不高,还是比较重视他们的学习的。他们会拿出一部分资金让孩子到外面去学习,只是作为家长没有很好地跟进,孩子也因为学习一步跟不上,所以也就步步跟不上。基础打不好,学习没有了兴趣,就变成了负担,干脆上到一半就半途而废了。看得出,孩子们还是愿意学习的,所以我就牺牲了休息时间,课余时间当起了他们的辅导老师。从字词到句段篇的教学,手把手地教,一句一句地教。就这样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快乐做,快乐的事情天天做。几个月后,在家里从来不读书的他们奇迹般地回校主动跟我探讨读书的收获,看着他们一张张渴求知识的笑脸,想想这在之前他们看到我都是低着头绕道而行的,我真是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资料来源:梁霜.静等花开[M]//封立俊.我身边的师德故事.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4:136-137.
案例中的梁老师对班上的小华、小城、小杰三个同学采取了多样化的德育方法。梁老师主要采用了以下的德育方法:
1.榜样示范法
榜样示范法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榜样把道德观点和行为规范具体化、人格化了,形象而生动,具有极大的感染力、吸引力和影响力。而青少年学生又富有模仿性,爱效仿父母、师长,学习有威望的同学,尤其崇拜伟人、英雄、学者。在良好的环境里,榜样能给学生以正确方向和巨大力量。引导他们积极向上。在案例中,梁老师能够对学生微笑,主动摸摸他们的头,拍拍他们的肩膀,以示友好;能够主动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梁老师的言行举止和为人处世对学生起着示范作用,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2.陶冶教育法
陶冶法是通过教师创设和利用良好环境以及自身的教育因素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教育者在进行德育时可以以自己的人格来感化学生。这是教育者以自身的品德和情感为情境对学生进行的陶冶。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不是通过说明和要求教育学生,而是以自己的高尚品德、人格魅力,以及对学生的深切期望和真诚的爱来触动、感化学生,促进学生思想转变,积极进取。教师的威望越高,对学生的关怀和爱越真挚,他对学生人格感化的力量就越大。在案例中,梁老师能够对学生微笑,向学生表示友好,能够主动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并对其优点予以肯定,梁老师还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辅导学生,这些都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关爱。
3.品德评价法
品德评价法是通过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给予一定评价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方法。这种方法的主要作用在于:能使学生在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中了解看到自身的长处与不足,进而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可强化学生身上的积极因素,校正克服消极因素;可增强学生的是非观与荣辱感,对学生思想认识和行为具有一定调控作用。梁老师开始针对学生的缺点对他们进行了批评和教育,但是发现效果不明显,后来梁老师转变了自己的教育方式,开始尝试着去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并且在全班同学面前对学生的优点提出肯定和表扬,梁老师为后进生们创造了表扬和奖励的机会,激发他们自尊心,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学生们在老师的表扬下重拾了自信,学习的主动性增强了,学习成绩也提高了。
通过对上述案例的学习,你是否掌握了德育方法。接下来我们进入总结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