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程学习>>第六章 德育方法>>学习内容>>知识点四


知识点四:自我修养法



视频学习资源下载
视频学习资源下载

自我修养法是学生在教育者的帮助下,主动地进行自觉学习、自我反思、自我锻炼、自我监控等来提升自己修养的一种德育方法。自我修养的方式有“自知”、“内省”、“躬行”、“慎独”等。“自知”与“自省”是学生进行自我修养的基础。《学记》中说:“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自知”与“自省”,能唤起学生自我修养意识的觉醒,是学生自我修养过程的自动力和催化剂。孟子说:“亲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反求诸己。”“躬行”,则要求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品质。陆游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慎独”,即加强道德自律,培养自我监控的能力。

在运用自我修养法的过程中,第一,要扶志养气。志,即“尚志”;气,即“浩然之气”。孟子说:“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志焉,气次焉。……志一动则气,气一则动志。”要把持志和养气结合起来,就是强调道德修养中理智与情感的统一。第二,要锻炼意志。朱熹认为:“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没有学生的“躬行”,就没有真正的德育。锻炼意志必须有决心、信心、恒心、经历内心冲突,排除各种阻难。孟子说:“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第三,要改过迁善。人一生不犯过错是不可能的,关键在于改过迁善。孟子说:“古之君子,其过也如日月之食,民见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培养知耻、改过、迁善的态度,对于学生自我修养的提高,是极为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