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程学习>>第三章>>知识讲解>>文本学习>>知识点三

第三章  集中量数与差异量数



知识点三:几何平均数


一、几何平均数的概念和适用情况

在教师评价工作中,通常要考察学生的学习效果,仅凭一、两次考试成绩的高低作出判断,往往不能令人服气。为此,要考虑如何利用提高率来衡量其进步或退步情况。在教育科研与教育管理活动中,统计学习次数与能力提高的关系,计算提高(或下降)率、经费提高的比率、学校经费增加率、教师工资增加率、教育发展水平预测等均可使用几何平均数。

几何平均数是个数值连乘积的次方根,用符号表示,即。注意:X是指后一个数是前一个数据的倍数;N是后一个数是前一个数倍数的个数。

如果一组数据值按比例递增或递减(一个数列的后一个数据是以前一个数据为基础成比率增长
),表示其平均水平时应使用几何平均数,常用于表示某现象的平均发展速度、平均增长率等。

二、运用几何平均数求平均发展速度和进行教育预测

教育现象的发展常表现出时快时慢的动态特征。为了掌握其发展规律,了解它在各个发展阶段增减变化的一般速度,就需要计算平均发展速度和平均增长率等指标。它不但可以反映教育现象发展的一般规律,而且对教育发展的长期规划、监督检查计划的执行情况、估计预测某种数量,都是不可缺少的辅助手段,如教育的发展与教育经费的有计划分配,在校生人数的增减与办学规模的合理控制等等。

平均发展速度是各阶段发展速度的平均值。下面以问题中所提到的分析1997-2007年普通小学全国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的发展速度为例,说明如何计算几何平均数。

为各阶段某种统计量值,其中为初期量、为末期量,为各阶段环比发展速度。即的几何平均数便是平均发展速度。即 

根据平均发展速度可计算平均增长率,并依此对某种教育现象进行预测。用表示平均增长率,则=-1, 

依据公式求得1997-2007年普通小学全国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的发展速度为,平均增长率为1.208-1=20.8%。按照这样的速度发展,到2017年普通小学全国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会达到:元。

 

进入知识点四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