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程学习>>第三章>>本章练习


一、判断对错(每小题2分,共20分)

(   )1.中位数是一组数据的中间数值。

(   )2.算术平均数比中位数反应灵敏。

(   )3.在教育上常用几何平均数来预测教育现象的发展变化。

(   )4.四分差常用来衡量算术平均数的代表性。

(   )5.一组观测值的平均数可由组成这组数据的各部分算术平均数合成。

(   )6.四分差就是一组有序数据中中间50%数据的距离。

(   )7.方差与标准差在描述数据差异程度时适用情况是一样的。

(   )8.可用差异系数比较团体中两种单位不同事项相对位置的高低。

(   )9.方差具有可加性。

(   )10.绝对差异量数没有测量单位,相对差异量数具有测量单位。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   )1.在下列条件中,不属于计算一组数据算术平均数的条件是:

A.没有极端值   B.数据的同质性   C.数据的变异性  D.数据的确定性

(   )2.集中量数是表明现象总体:

A.数据整体特征的统计指标      B.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指标

C.联系程度的统计指标          D.变异程度的统计指标

(   )3.对于次数分布表,在计算算数平均数时,用组中值作为组内数据的代表值,有一个假定条件是:

A.各组次数必须相等             B.各组数据必须相等

C.各组数据在本组内呈均匀分布   D.各组必须是封闭组

(   )4.现给出8个数据:17、32、15、9、22、12、19、25,它们的中位数为:

A.17      B.17.5     C.18     D.22

(   )5.甲、乙、丙三所学校采取同一试卷,测得的数学测验平均分数分别是72、83和78,参加测验的人数分别为35、42和38。则这三个学校数学测验的总平均成绩为:

A.78      B.77.7     C.79     D.80

(   )6.已知一组数据值分别为80、90、75、68、57,将每个数值都乘2,则新得一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为:

A.74      B.37     C.148     D.4

(   )7.已知某小学经过6年,在校学生人数由468人发展为1245人,其平均增长率为:

A.17.71%     B.11.17%     C.17.17%    D.11.71%

(   )8.已知某校2005年的教育经费总投入为20万元,2006年为24万元,2007年为30万,2008年为34万,2009年为38万元,如果按此速度稳步增长,则到2016年该校教育经费总投入可能会达到:

A.157.3   B.116.8万元    C.136.2万元     D.150万元

(   )9.下列差异量中对数据变化最灵敏性的是:

A.差异系数   B.标准差    C.四分差   D.全距

(   )10.当一组数据的两端有个别数据模糊不清或分组资料有不确定组限时,应选择的差异量数:

A. 方差   B.标准差    C. 全距   D.四分差

(   )11.若将某班每个人的语文考试分数都加上5分,那么与原来相比其平均数和标准差的变化是:

 

A.平均数减少,标准差不变;     B.平均数增加,标准差增加;

C.平均数增加,标准差不变;    D. 平均数增加,标准差减少

(   )12.某城市调查8岁儿童的身高情况,所用单位为厘米,根据这批数据计算得出的差异系数: 

A. 单位是厘米  B. 单位是米      C. 单位是平方厘米   D.无单位

(   )13.某班英语平均成绩为70分,标准差为6分;数学平均成绩为85分,标准差为6分。则英语成绩的离散程度比数学成绩的离散程度:

A.大    B.小      C.一样      D.无法确定

(   )14.一组数据的标准差为,若每一数据都扩大3倍0,其标准差的变化是:

A.         B.3      C.       D.以上都不对

(   )15.一组数据为85、85、85、85、85、85,其标准差为:

A.85     B.1     C.0      D.170

(   )16.20名学生英语测验成绩为52、79、73、60、45、44、89、87、65、81、68、79、67、80、65、64、72、66、48、83,则测验成绩的四分差为:

A.8.75     B.17.5      C.67.5      D.10

 

三、计算题(每1问8分,共32分)

下表是某班一次数学考试成绩的次数分布,试计算数学成绩的算数平均数、中位数、标准差和四分差。

某班数学考试成绩次数分布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