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学前思考,可以更好的帮助你了解本章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
1.集中量数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经常需要分析某种教育现象的一般水平,比如X学校教师的平均工作量,学生平均作业量,学生每天平均学习时间,学校教育经费增长速度等,这就需要用一些集中量数来描述教育现象的一般水平。实践中常用的集中量数有哪些?如何计算和运用?这需要我们深入的了解和学习。
2.差异量数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经常需要分析某种教育现象的差异程度,比如XX地区教育各个学校教育投入的不均衡程度,学生学业水平的离散程度,班级学生成绩的分化程度等,这就需要用一些差异量数来描述教育现象的离散程度。实践中常用的差异量数有哪些?如何计算和运用?差异量数与集中量数什么关系?这需要我们深入的了解和学习。
1.课前准备的学习任务
(1)学校教师所承担的每周工作量情况;
(2)教师是如何分析学生考试成绩的,学校对学生不同学科的成绩是如何比较和处理的。
(3)任意两门学科学生期中和期末测试成绩。
【教师建议】这些资料可以引起学员去思考如何科学地分析一组数据的特征,并利用数据反映出来的特征反思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
2.在线学习要完成的学习任务
(1)集中量数的含义,常用集中量数(算术平均数、中位数、几何平均数)概念、适用范围、计算方法及应用。
(2)差异量数的含义,常用差异量数(全距、标准差、四分差、差异系数)概念、适用范围、计算方法及应用。
(3)选择恰当的集中量和差异量分析所任教学科学生成绩的一般特征。
【教师建议】在进行集中量数和差异量数的学习时,可以将两类特征量数进行比较,看看它们在使用条件、实际应用中有哪些区别和联系。
3.线下要完成的学习任务
(1)完成实践活动。
(2)阅读学习资源中的一些文章和拓展性资料。
(3)完成自检自测
【教师建议】在阅读文献时重点学习几种特征量数是如何在实践中应用的,并恰当选集中量数和差异量数分析教育教学和管理中的数据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