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程学习>>第五章>>课前准备>>学习任务


学前思考:

通过学前思考,可以更好的帮助你了解本章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

1.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

我们在处理教育实验或教育调查数据进行数量化研究中,除了用样本统计量去估计总体参数外,应该如何比较两个统计值之间的差异?如在课程设置、教材和教法改革等方面的实验中,总是首先在实验样本上获得反映实验效果的信息。那么实验前、后结果差异如何?这些都不能凭经验或差异表面数值做出相关结论,需要运用一定统计方法进行检验。那么什么是假设检验呢?其基本原理是什么?

2.几种参数假设检验的方法

学校统计了不同班级同学科考试成绩、不同班级教学方法实验的结果,用平均数、方差、比率等来表示,那么如何对平均数、比率和差异程度进行比较呢?统计检验的方法有哪些呢?在实践中如何运用?


学习任务:

1.课前准备的学习任务

(1)收集本校同年级同学科不同班级学生成绩,并计算各班成绩的平均数、标准差、优秀率、及格率等。

(2)了解本校是如何运用学生成绩评价教师教学业绩的?你认为这样的运用合理吗?如果不合理,应该如何科学的运用学生成绩评价教师教学水平?

【教师建议】教育管理中经常进行数据差异的比较,但比较不科学,就会使管理出现偏差。因此,反思教育管理中对数据的运用,收集一些数据思考如何分析更科学、合理。

2.在线学习要完成的学习任务

(1)假设检验的逻辑思想、方式、步骤与常犯错误的控制方法。

(2)总体平均数及两个平均数间差异的假设检验方法。

(3)总体比率及两个样本比率间差异的显著性检验。

(4)F分布及方差的显著性检验。

【教师建议】结合所收集到的数据以及实践中数据运用不科学的方面,认真学习课件中的知识点和案例,掌握假设检验的思想和方法,能根据数据特点和样本统计量选择恰当的假设检验方法。

3.线下要完成的学习任务

(1)完成实践活动。

(2)阅读学习资源中的一些文章和拓展性资料。

(3)完成自检自测

【教师建议】为了更好地在实践中科学运用数据,实现管理科学化、规范化,一定认真阅读案例,浏览推荐网站,掌握在实践中如何具体运用。

 

明确了学习任务,请进入内容学习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