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程学习>>第六章>>课前准备>>学习任务


学前思考:

通过学前思考,可以更好的帮助你了解本章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

1.方差分析

在教育实践中,经常遇到要综合比较三个或三个以上平均数间差异的问题。如教学方法改革实验中,比较多种教学方法中哪种方法效果明显;在教材改革中,比较哪种版本的教材学生学习效果好,等等。这就涉及到同时比较多个平均数间的差异问题。这时采用的方法是方差分析。方差分析是通过分析实验或调查数据中不同来源的变异对总变异贡献的大小,以确定自变量是否对因变量有重要影响。在教育实践中,如何通过方差分析确定自变量对因变量作用程度的大小,如何比较不同实验组之间的效果?学习了方差分析之后,这样的问题就会找到答案。

2.检验

在前面几章的学习中,我们讨论的前提是假设总体正态分布,用样本中所含有的信息推断总体相应参数的特征,即参数检验法。当研究的总体不成正态分布或者分布状态不清时,通过样本信息去推断总体时,不能直接对总体参数进行检验,此时我们就应该通过检验其分布情况实现,即非参数检验法。这一章主要介绍的非参数检验法就是检验。检验的原理、方法和步骤是怎样的呢?它是怎样实现对总体分布情况的检查的?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学习任务:

1.课前准备的学习任务

(1)复习第五章关于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及平均数假设检验的方法;

(2)收集学校进行多种教学方法改革的数据或多个班级同一学科的测试成绩;

(3)收集学校关于学生或家长对学校教学或管理的工作满意度调查的数据。

【教师建议】这一章的内容主要应用于教育研究中有关多个实验结果和因素的对比以及计数数据的差异情况分析,配合学习者自身的实验探究会更有利于知识的掌握。

2.在线学习要完成的学习任务

(1)方差检验的基本原理。

(2)单因素完全随机分析的方差分析方法。

(3)平均数间的多重比较的检验法。

(4)检验的基本原理、吻合性与独立性检验的具体应用。

【教师建议】方差分析和检验是统计假设检验的另外两种方法,前者主要运用于总体正态分布的情况下多个独立样本连续变量差异的检验,后者主要适用于计数资料的情况。要注意对比掌握,同时注意回忆前面的F检验、检验法和Z检验法。

3.线下要完成的学习任务

(1)完成实践活动。

(2)阅读学习资源中的一些文章和拓展性资料。

(3)完成自测题与练习题。

【教师建议】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要切实把握几种检验方法,不同条件下选择恰当的检验方法。

 

明确了学习任务,请进入内容学习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