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以致用是检验学习效果的最好办法,把你们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中运用一下吧。
实践活动:某学校初X学科试卷质量分析
学会分析所任教学科的试卷质量。
以期中或期末考试的某试卷为例,分析该试卷的效度及试题的难度和区分度,然后小组交流其是否得当,并给出建议。
五年级数学期末试卷分析
本次期末试卷按照《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学段标准,重在考查学生对本册各单元基本概念、基本内容、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比较充分体现了以教材为主的特点,深入浅出地将教材中的全部内容展现在学生的试卷中。本次试卷不但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而且注重考查学生活学活用的数学能力。另外,此次试卷还注重学生的发展和实际应用能力的拓展,从试卷的得分情况看,如果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细致的思考是很难获得高分的。
一、试题分析
本次试题具有以下特点:
1、试题考查全面,覆盖面广。
本试卷力求体现《新课程标准》要求,基础知识覆盖面很大,突出教材重点,重视知识和技能的考查,重视学生对知识的体验及形成过程。试卷共计六个大题,内容全面,几乎涵盖了教材中的所有内容,比较全面地考查了学生的学习情况。本卷在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同时,适当考查了教学过程,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的目标体系。其中观察物体和图形的面积计算17%,计算题和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约占17%,解方程占12%,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约占35%。其他占19%。试题又较好地体现了层次性,其中基础题约占85%,稍难题约占15%。
2、注重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数学的生活价值。
本卷试题从学生熟悉的现实情境和知识经验出发,选取来源于现实社会、生活,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可以直接接触到的事和物,让学生切实体会数学和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生活价值。注重对学生灵活、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的考核,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特色。
3、注重学生数学能力、思维方法的培养
试题的编排上,注重从学生的学习方法入手,扩散了学生的多项思维能力,例如在对学生计算组合图形面积上注重考查学生的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发散思维,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的引导。
由此可见,本试卷是一份难得的好试卷。
二、考试成绩统计
参考人数 47人,人平均:69.52分,优秀率:15.21%,及格率:84.78%
三、质量分析
现将试卷情况具体分析如下:
(一)填空(18分)
该题内容的正确率为63.5%。
成绩差的方面及成因分析
1、一个直角梯形的周长为50 cm ,两条腰分别为4cm和5 cm,这个梯形的面积为( )㎡。学生不理解题意,找不出隐含的条件,感到无从下手,导致算错。
2、评委给歌手打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平均得分9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平均得分9.2分。最低分和最高分相差( )分。学生不理解题意,学过的平均数早就忘了,分不出数量之间的关系,导致算错。
(二)判断(5分)
正确率为92%。
差的方面及成因分析:
个别学生对商不变的性质不是很理解,运用出错。
(三)选择(10分)
正确率为76%。
差的方面及成因分析:
1、一个长方形框架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拉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周长( ),面积( )
A.比长方形大 B.比长方形小 c.与长方形相等 D.无法比较学生对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关系不是很理解,学过后没有及时复习,这点知识也忘了,做错较多。
2、某城市人口以万作单位约100万人,实际人口最多是( )
A.99.9万 B.99.9999万 C.100.4万 D.100.4999万
学生对大数本来就糊涂,再加上 “四舍五入”去近似值的方法运用不是太灵活,导致判断失误,出错较多。
(四)计算(29分)
正确率为84.3%。
错的较多是简便计算里面的1.25×16×0.15 学生没有将16分成8×2.然后将1.25×8和0.15×2乘在一起。还有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把99变成100-1写成100+1,导致出错。
解方程里面错的较多是6.2x-x=20.8,学生计算6.2x-x时算错,导致解错了。
(五)操作平台。
正确率为82%。
测量并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学生做得较好。错误较多的是画平行四边形,有画成三角形的,有画的面积不对的。题意理解不透,导致画错。
(六)生活中的数学部分:
正确率为47%。
失分较多的是2、4题和5题。第2题是稍复杂方程3的典型题目,由于学生习不会解这类方程,导致解错了。第4题由于学生不仔细没有发现单位名称不一样,没有转换单位,导致全题错误。第5题联系到以前学过的知识年、月、日,因为时间长没复习,学生早就忘了,再加上数太大,也有计算出错的。主要原因是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太差,再加上所出的题和平时练得题结构不是太一致,学生就更加糊涂了,搞不清各数量之间的关系,计算能力也不强,有的列对式子又算错,所以,这道题失分较多。
四、改进措施:
1、“抄错题,不带单位,不写答句”。学生的学习习惯要加强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要注重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培养,特别是作业的书写格式的正确指导,教师平时应强调学生的书写规范与正确的格式,重点还要体现在养成学生审题与计算认真的习惯,从本次考卷的卷面情况看来,书写不规范与格式不正确的现象比较普遍,从而也影响学生的得分情况。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书写训练和格式的指导,严格要求每个学生养成认真审题,周密思考,仔细计算,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
2、加强基础,强化练习。重视数学基础,加强数学基本功训练中口算、速算、计算中的巧算等等能力的培养。另外就是要经常性地对学生进行查漏补缺,科学编制一些简易又能强化学习结果的材料,给学生解题设置一些障碍,让学生通过思考、探究,同时注意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如; 估算、验算、认真审题、检验方法等。针对这种情况,要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每天坚持10——15分钟的计算训练。
3、解决问题中学生的灵活应变能力差。要注重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多引导,多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思路。结合学生实际进行训练。不仅要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要着力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培养自觉发现新知、发现规律的能力。这样既能使学生对知识有深层次的理解,又能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学会探索的科学方法。让学生在积极的动脑、动手、动口等全面探究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既拓宽了知识的广度,又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重视知识的获得过程。传统教学中“重结果,轻过程”的问题现在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本次考试的学生答题中,也反映了教师在教学中只重视学生对概念结果的记忆,忽视对知识灵活处理过程。在几何知识和图形变换的教学中,动手操作的能力培养不可忽视,学生平面图形的有关计算,画图,重点应放在操作上,使学生建立空间观念,为今后学习打好基础。
5、关注学生的弱势群体。 做好后进生的补差转化工作是每位数学教师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教师要从“人本”的角度出发,坚持做好以下工作:坚持“补心”“ 补课”相结合,与学生多沟通,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方法指导;严格要求学生,从最基础的知识抓起;根据学生差异,进行分层教学;努力使每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这份试卷质量分析报告首先从总体上分析了该试卷的总体特点、考察的侧重点、总体难度以及对新课程改革要求的体现程度。然后具体分析各种题型考核的知识点、分值、所占比例、等。另外,在分析学生成绩分布的基础上,分析每一类型试题的正确率以及失分之处,最后给出建议。所以这是一份不错的试卷分析报告。
但也有需要完善的地方。如本试卷测试的成绩分布情况与之前学生成绩情况一致性程度如何?在不同题型中,试题的难度是如何分布的?较难的试题主要集中在哪些知识点?这些试题对学生学业水平区分程度如何?学生在答卷中存在的问题是什么,等。这些问题需要再进一步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