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练习一答案



一、判断题

1.√;2.×;3.√;4.√ 5.√ 6.× 7.× 8.√ 9.√10.× 11.√ 12.× 13.× 14.× 15.√

二、选择题

1.B 2.A 3.C  4.C  5.B  6.D  7.C  8.A  9.B  10.A

三、简答题

1.客观性测验的优势是:

第一,适合展开大规模测验;

第二,题量大,信息范围广;

第三,试题分布均匀;

第四,阅卷容易;

第五,评分结果客观、公正、可靠;

第六,用于测量知识的掌握、理解、应用、分析等。

2.教师自编测验的特点是:

第一,能评估特定地区、特定学校乃至特定班级的学生在特定课程、特定时间内进步的程度。第二,在编制和组织方面省时、省力、灵活和方便,编制相对容易。

第三,与教材内容联系紧密,针对性强。

第四,可根据教学需要,随时安排测试。

3.测验题目难度水平的确定,取决于测验的目的、性质和题目的形成。如果测验是为了了解被试在某方面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只要认为是重要的内容就可以选用。如果测验目的是为了选拔,测验的平均难度就应该和选拔率大致相同。一般情况下,测验的平均难度应保持在0.5左右并且各项目间应有一个合理的难度梯度。

4.该试题的区分度为:PH=35÷54=0.648;PL=8÷54=0.148;D=0.648-0.148=0.5。这道题的区分度非常好,可以保留。

四、论述题

1.答案要点:

第一,测验长度。第二,测验的难度。第三,测验内容的同质性。第四,被试者差异。第五,评分的客观性。

回答时每一要点要做出具体的解释和分析。

2.答案要点:

第一,控制系统误差。第二,关注测验的内容与形式。第三,适当增加测验的长度。第四,控制测验实施过程中的因素。

回答时结合某学科的考试试卷,每一要点要做出具体的解释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