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练习一答案



一、判断题

1.√;2.×;3.√;4.√ 5.×;6. √;7.×;8.×;9.√;10.×;11.√;12.√;13.×;14.√;15.√

二、选择题

1.C  2.A  3.D  4.B  5.D  6.B  7.C  8.A  9.D  10.C

三、简答题

1.编制试题时,确定测验目标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第一,深入分析课程目标。

第二,正确选择目标领域和类别。

第三,正确理解各类目标之间的关系。

2.学生的能力发展目标主要包括哪些层次?

人的一般能力中,思考能力是教育教学当中经常涉及的,是能力的核心。学生能力发展的目标层次主要是应用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和评价能力。其中评价能力是能力教学目标的最高层次

3. 学生的情感发展目标如何测量?主要包括哪些层次?

第一,学生的情感目标很难用学生的外显行为来描述;

第二,情感目标都以各种不同的方式使用“态度”、“兴趣”、“习惯”、“价值观”等概念来表达;

第三,测量情感目标的试题答案无严格意义上的正误之分,常以量表或问卷的方式进行;

第四,根据按布卢姆等的《教育目标分类学》,把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分为接受、反应、估价、组织和性格化五个层次。

4.填空题编制的原则是什么?

第一,所空出的应是关键字词,且与上下文有密切的联系。

第二,空白处不要太多,以免句子变得支离破碎。

第三,尽量将空白放在句子的后面或中间。

第四,所有空白的线段长度要一致。

第五,若答案是数字,应指明单位和数字的精确程度。

第六,题意要明确、限定要严密,使空白处答案唯一。

5.作文题编制要遵循哪些原则?

第一,根据考试的目的和需要确定考试作文的文体要求。

第二,根据社会需要、现实生活和学生的实际设计命题。

第三,根据被试的特点确定选材范围与写作意图,在确定选材和写作意图时,要考虑对所有被试都是公平的,并且试题应符合被试的心理特征。

第四,要给被试以发挥的余地。

四、论述题

1.答案要点

第一,每道试题测量的应是重要的学习结果,而非细枝末节的内容。

第二,题干意义完整并能表达一个确定的问题。

第三,题干中避免滥用否定结构,尽可能采用正面叙述。

第四,题干要简练。

第五,备选答案中的干扰项应具有似真性。对于这一点,经常采用以下方法:一是使用学生共同的错误观念或过失来作为干扰项;二是以学生惯用的模糊性用语叙述干扰项;三是在正确选项和干扰项中使用同样“精确的”、“重要性”等堂皇的用语来叙述;四是干扰项的长度和措辞的复杂性与正确选项相似;五是在干扰项中使用额外的线索;六是保持选项之间的同质性。

第六,注意避免某种暗示或特殊限定词。

第七,正确答案的位置应随机排列。

第八,选项文字表述力求简短,避免选项含有相同的字词。

2.答案要点

主观性试题是教师提出问题,要求学生以自己的语言,使用取自各自背景知识的信息,用各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对教师规定的问题提供答案。

论述题是主观性试题中常用的一种题型。它能够较好地测量被试高层次、复杂的学习结果,但有很多局限性。第一,试题覆盖面较窄。第二,评分的主观性强。第三,难以控制。第四,被试作答和评分阅卷都相当费时。这些局限性正是主观性试题的不足。

在实践中要充分发挥主观性试题,特别是论述题的优势,减少测验误差,提高信度和效度,要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用来测量诸如综合、评价等较高层次的教学目标,限于那些客观性试题不能测量的学习成就。

第二,明确地陈述问题,使题意集中清晰。

第三,应采用答案具有统一定论的试题。

第四,一般不允许被试随意选择试题回答。

第五,慎重使用描述目的的行为动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