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认测试也称验收测试,它的目标是验证软件的有效性。
上面这句话中使用了确认(validation)和验证(verification)这样两个不同的术语,为了避免混淆,首先扼要地解释一下这两个术语的含义。通常,验证指的是保证软件正确地实现了某个特定要求的一系列活动,而确认指的是为了保证软件确实满足了用户需求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
那么什么样的软件才是有效的呢?软件有效性的一个简单定义是:如果软件的功能和性能如同用户所合理期待的那样,软件就是有效的。
需求分析阶段产生的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准确地描述了用户对软件的合理期望,因此是软件有效性的标准,也是进行确认测试的基础。
确认测试必须有用户积极参与,或者以用户为主进行。用户应该参与设计测试方案,使用用户界面输入测试数据并且分析评价测试的输出结果。为了使得用户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确认测试,特别是为了使用户能有效地使用这个系统,通常在验收之前由开发单位对用户进行培训。
确认测试通常使用黑盒测试法。应该仔细设计测试计划和测试过程,测试计划包括要进行的测试的种类及进度安排,测试过程规定了用来检测软件是否与需求一致的测试方案。通过测试和调试要保证软件能满足所有功能要求,能达到每个性能要求,文档资料是准确而完整的,此外,还应该保证软件能满足其他预定的要求(例如,安全性、可移植性、兼容性和可维护性等)。
确认测试有下述两种可能的结果。
(1)功能和性能与用户要求一致,软件是可以接受的。
(2)功能和性能与用户要求有差距。
在这个阶段发现的问题往往和需求分析阶段的差错有关,涉及的面通常比较广,因此解决起来也比较困难。为了制定解决确认测试过程中发现的软件缺陷或错误的策略,通常需要和用户充分协商。
确认测试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复查软件配置。复查的目的是保证软件配置的所有成分都齐全,质量符合要求,文档与程序完全一致,具有完成软件维护所必须的细节,而且已经编好目录。
除了按合同规定的内容和要求,由人工审改软件配置之外,在确认测试过程中还应该严格遵循用户指南及其他操作程序,以便检验这些使用手册的完整性和正确性。必须仔细记录发现的遗漏或错误,并且适当地补充和改正。
如果软件是专为某个客户开发的,可以进行一系列验收测试,以便用户确认所有需求都得到满足了。验收测试是由最终用户而不是系统的开发者进行的。事实上,验收测试可以持续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因此能够发现随着时间流逝可能会降低系统质量的累积错误。
Alpha测试由用户在开发者的场所进行,并且在开发者对用户的“指导”下进行测试。开发者负责记录发现的错误和使用中遇到的问题。总之,Alpha测试是在受控的环境中进行的。
Beta测试由软件的最终用户们在一个或多个客户场所进行。与Alpha测试不同,开发者通常不在测试的现场,因此,Beta测试是软件在开发者不能控制的环境中的“真实”应用。用户记录在测试过程中遇到的一切问题(真实的或想像的),并且定期把这些问题报告给开发者。接收到在Beta测试期间报告的问题之后,开发者对软件产品进行必要的修改,并准备向全体客户发布最终的软件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