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程学习>>第五章>>知识讲解>>文本学习>>知识点五

第五章  物理教学评价



知识点五:发展性评价


《教育部关于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通知》提出了发展性评价理念,即“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发展”。初、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也从物理教学的角度提出了发展性教学评价的若干建议,以《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为例,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教师的教学水平,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保障”,评价的内容要多元化,“要为学生有个性、有特色的发展提供空间”。在评价的形式上,“倡导评价方式的多样化。要对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给予同等重视,使发展变化过程称为评价的组成部分”。

一、评价目的的发展性

传统评价过分强调考试的甄别与选拔作用,忽视了评价对教师和学生发展的作用,导致物理教学评价的标准单一,功能地下。发展性教学评价的目的很明确,就是通过教学评价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发展。这一评价目的将引起教学评价功能的转变。发展性教学评价注重过程,通过形成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获得教学信息,促进教师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以及学生及时发现学习中的问题,促使教师调节和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有效性,也促使学生及时纠正和改进学习方法、端正学习态度等,从而发挥及时调控教学过程的作用。在发展性教学评价中,“不以考试的结果作为唯一的评价依据”,将评价重心从单一的强调考试成绩转移到全面发现教师和学生的个性和优点,多层次全方位地对教师和学生的优点进行评价和肯定。通过评价使学生能看到自己在发展中的长处,鼓励学生进步,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使教师看到自己的专业成长,激励教师进取,增强了教师的职业成就感,从而发挥了教学评价的激励功能。另外,发展性评价在实现上述功能转变的同时,也起到了引导学生不断接近物理三维学习目标、促进教师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实现了教学评价的导向功能。

二、评价指标多元化

传统的教学评价以学生掌握知识和解题能力作为唯一的评价指标,忽视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对于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合作精神与协调沟通能力等的培养不够重视,导致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以片面追求物理知识的繁、难、偏、旧为主要任务。新课程下的发展性评价理念,则要求物理教学评价从多角度多侧面设置评价指标,每一个评价指标都可以作为一个参照对学生的进步和教师的发展给予评价。在传统的知识与解题能力评价的基础上,物理课程标准建议对学生实验技能和动手实践能力的关注,“注重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强调知识和技能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新课程评价提倡对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学会处理问题能力的评价,“评价要有助于学生对科学过程和物理知识的理解;有助于学生发展科学探究和实验能力;有助于学生运用物理知识、科学研究方法、实验技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发展性评价还强调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关注、学习态度的关注以及正确的人生关和价值观的关注,评价要“有助于学生保持好奇心与求知欲,发展科学探索兴趣;有助于培养学生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多元化的评价指标,体现了尊重个体发展的差异性和独特性,符合社会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

三、评价方式多样化

传统教学评价以纸笔测试答题为主,这种评价方式单一,无法达到对新课程三维培养目标的全面评价。发展性教学评价,提倡根据评价的目的和指标内容,选择多样化的评价方式,特别是体现开放式过程评价与记录式质性评价方式,使发展变化过程成为评价的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学习评价而言,倡导“物理教师要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采用多样的开放式的评价方法,如采用笔试、实验操作、课题研究、行为观察、成长记录档案、活动表现评价等方式评价学生。物理教师与学校要积极探索科学、简便易行的评价方法”。新课程的评价倡导客观记录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具体事实,不过分强调评价的标准化,提倡根据学生的学习档案、笔试、实验操作技能的考核等多方面的表现,综合评定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水平。即使是对于笔试评价也提倡一部分采取开卷的形式,不能把考试作为给学生分类的标签。对于教师的教学评价而言,发展性教学评价也提倡方式的多样化,而不是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衡量教师教学水平的唯一标准。评价者通过对教师本人访谈,了解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见解、教学成长背景经历等;通过课堂听课,向学生、同事进行问卷、访谈征求意见等收集信息资料;通过查阅教师的教学计划、教案、作业批改、学生笔记,指导学生的作品、研究性学习成果等方式收集与教师教学有关的资料。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体现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的结合,强调质性评价在发展性评价中的作用,将评价从传统的过分强调量化考试转变为关注质性评价,有利于清晰准确客观地描述学生和物理教师的发展状况。

四、评价主体多元化

传统的教学评价,对于学生的评价,学生处于消极被动的地位。只有教师有发言权,判定学生是否掌握知识,是进步还是退步。对于教师的评价往往没有教师本人参与,学校领导和教育主管部门根据学生的考试成绩判断教师价值,较少考虑教师的个性特色,不利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专业发展和团队合作,为“应试教育”推波助澜。物理课程标准建议“教师要转变在学生学习评价中的裁判员角色,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学习评价的指导者,学习潜能的开发者”。并且建议学生在自我评价中的参与,“学生要积极参与学习过程的评价,进行自我评价和同学之间的互评”。因此,新课程发展性评价主张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提高了学生参与学习评价的积极性。学生通过参与评价标准的制定与讨论,对评价体系提出意见和建议,使其能够更好地理解教学评价的意义、目的和要求,从而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学生通过自我评价可以正确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长处,增强其学习物理的自信心。通过学生自评、同学互评以及学生家长、教师及社会的他评,不仅提高了学生参与评价和学习的积极性,而且确保了评价指标的合理性以及评价资料信息的全面性。对于教师的评价,发展性评价认为,教师本人最清楚自己的专业背景、教学特长、学生特点,最了解自己工作中的优势和不足。因此,对于教师的评价需要充分发挥教师本人的作用,尊重教师的意愿,突出教师参与评价的主体性,鼓励教师民主参与、自我评价、自我反思。

 

进入知识归纳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