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程学习>>第九章>>文本学习>>知识点二
1934年开始,韦克斯勒致力于智力测验的编制研究;1939年,他首先编成测试成人的智力量表,即韦克斯勒—贝勒维智力量表(W-BⅠ);1949年韦克斯勒编制了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简称WISC),适用于6~16岁儿童。该量表是当今世界上应用最广的儿童智力量表;1955年,编制了适用于16-74岁成人的韦氏成人智力量表;同年编制了韦氏学龄前和学龄初期儿童智力量表(WPPSI)适用于4-6.5岁幼儿;1974年,韦氏发表了韦氏儿童智力量表修订本(WISC-R),1981年,又发表了韦氏成人智力量表修订本(WAIS-R)。
韦克斯勒受“G”因素理论的影响,他所编的智力量表属于一般能力测验,他认为智力是多种能力的综合,他的测验可以反映智力的各个方面。此外,他不是采用年龄量表分类,而是将测同种能力的项目综合在一起,按难易排列。韦氏智力量表的另一个特点是采用离差智商的计算方法。。
80年代初,湖南医学院龚耀先先生主持了韦氏成人智力量表中国版的修订工作,于1982年发表修订版韦氏成人智力量表,适用于16岁以上的被试,韦氏成人智力量表中国版简写为WAIS-RC。
(一)WAIS–RC的结构
1.言语量表:知识、领悟、算数、相似性、数字广度、词汇
2.操作量表:数字符号、图画填充、木块图、图片排列、图形拼凑
(二)WAIS -RC的两式
1.城市式∶凡较长期生活、学习或工作在县属集镇以上的人口,称之为城镇人口,采用城镇式
2.农村式∶长期生活、学习或工作于农村的称农村人口,采用农村式
(三)测验的实施
1.测验的材料
⑴手册一本
⑵记录表格一份(分城市和农村用两种)
⑶词汇卡一张(分城市和农村用两种)
⑷填图测验图卡和木块图测验图案,共一本(分城市和农村用两种)
⑸图片排列测验图卡一本(分城市和农村用两种)
⑹红白两色立方体一盒(9块)
⑺图形拼凑碎片四盒
⑻图形拼凑碎片摆放位置卡一张(同时做摆放碎片时遮住被试视线的屏风用)
⑼数字符号记分键一张
2.施测步骤
首先填写好被试者的一般情况、测验时间、地点和主试人,然后按测验的标准程序进行测验。
在进行成人测验时,一般按现言语测验后操作测验的标准程序进行测验,但在特殊情况下可适当改变。测验通常都是一次做完,对于容易疲劳或动作缓慢的被试,也可以分次完成。
下面是各分测验的具体实施方法:
(1)知识∶包括29个一般性知识的题目,要求被试用几句话或几个数字回答,问题按由易到难排列。一般从第5题开始施测,如果5和6均失败便回头做1~4项,被试者连续5题失败则不再继续下去。
(2)领悟∶包括14个按难易程度排列的问题,要求被试回答在某一情景下最佳的生活方式和对日常成语的解释,或对某一事件说明为什么。一般从第三题开始,如果3、4或5项中任何一项失败,便回头做1、2项,连续4题失败则不再继续。
(3)算数∶包括14个算术题,依难度排列。被试只能用心算来表达,不得使用纸和笔。一般从第3题开始,如果3和4题均得0分,便进行1和2题,连续4题失败则停止该测验。
(4)相似性∶包括13对名词,每对词表示的事物都有共同性,要求被试概括出两者在什么地方相似。题目按难度排列,被试者军从第一项开始,连续4题失败时停止该项测验。
(5)数字广度∶包括顺背和倒背两个部分,顺背最多由12位数字组成,倒背最多由10位数字组成,任何一项1试背得正确,便继续进行下一项,如果有错误便进行同项的2试,两项均失败停止该部分测验。两部分念出的速度均按每一秒钟一个数字,也不得将长数目分组念出,因为分组容易记忆。
(6)词汇∶ 包括40个词汇,按难度排列,要求被试解释词意。言语能力较差的被试从第1题开始做,一般被试从第4题开始,如果4~8项内有一个得0分,便回头测1~3词。被试者若连续5个词解释不出则不再继续。
(7)数字符号∶1~9诸数各有一规定符号,要求被试按照这种对应方式,迅速在每个数字下的空格内以从左到右的顺序填上相应的符号,不得跳格。被试从练习项目开始,正式测验限时90秒。
(8)图画填充∶由21张卡片组成,每张卡片上的图画有一处缺笔,要求被试20秒内能指出这个部位及名称,其中1、2项失败应指出缺失的部位及名称,从第3项开始不再给予这样的帮助。
(9)木块图∶主试呈现10张几何图案卡片,令被试用4个或9个红白两色的立方体积木照样摆出来,在连续3项失败后停止此项测验,其中图案1或图案2两次试验均失败才算失败。连续3个0分停止该测验。
(10)图片排列∶测验材料为8组随机排列的图片,每组图片的内容有内在联系,要求被试在规定时间内排列成一个有意义的故事,其中第一项告知被试是什么故事,从第二项开始便不告知,如果第一、第二项演示后仍然失败,便停止此分测验,否则应完成全部测验。
(11)图形拼凑∶共有4套切割成若干块儿的图形板,主试者将凌乱的拼版呈现给被试者,要求他们拼出一个完整的图形。
(四)测验的计分
1.原始分的获得
在每个分测验中,题目都按难度顺序排列,算术、图片排列、木块图案、物体拼凑、数字符号、图画填充有时间限制;另一些不限时间应当让被试者有适当的时间来表明回答。对于有时间限制的项目,以反应的速度和正确性作为评分的依据,超过规定时间即使通过也记为0分,提前完成的按提前时间的长短记奖励分。
对于不限时间的项目,则按反应的质量给予不同的分数,有的项目通过时记1分,未通过记0分。在测验指导手册上,对每一个分测验的评分都由详细的说明。有些分测验很客观容易记分,有些则不在“标准答案举例”之内要求主试根据评分原则作出主观判断。
2.原始分换算量表分
一个分测验中个项目的分相加,称分测验的原始分(或称粗分)。缺一项分测验时要计算加权分。
原始分案测验手册上相应用表可以转化成平均数为10,标准差为3的量表分。分别将言语测验和操作测验的量表分相加,便可以得到言语量表分和操作量表分。再将两者相加,便得到全量表分。
最后,根据相应用表换算成言语智商、操作智商和总智商。
(五)结果的解释
按照智商的高低,智力水平可分为如下若干等级,可作为临床诊断的依据,下面两表分别为智力等级分布表(表一),智力缺陷的等级(表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