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经典性条件作用:经典性条件作用:一个原是中性的刺激与一个原来就能引起某种反应的刺激相结合,使动物学会对那个中性刺激做出反应。

2.操作性条件作用:操作性条件作用:没有已知的刺激,是由有机体本身自发出现的反应,是强化物和反应相结合的过程,强化是为了增强反应的。

3.强化:强化理论是斯金纳理论的最重要部分和基础,在斯金纳的体系中,强化是主要的自变量。他认为行为之所以发生变化就是因为强化作用,因此对强化的控制就是对行为的控制。

4.观察学习:观察学习:儿童通过观察他们生活中重要人物的行为而学得社会行为,这些观察以心理表象或其他符号表征的形式储存在大脑中,来帮助他们模仿行为。

5.认知结构:认知结构:认知结构是人的认识活动赖以形成的心理结构,是递进的、多层次的,由低级向高级水平发展的。它是人对外界物质世界进行感知和概括的一般方式,是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并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变动。认知结构形成后是进一步学习和理解新知识的重要内部因素和基础。

6.有意义学习:有意义学习:就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任意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二、单选

1.正确答案:B.桑代克

答案解析:桑代克恩威学习的过程是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联结的过程联结是通过盲目尝试错误而形成的,因此答案选B。

2.正确答案:D.效果律

答案解析:效果率(law of effect)一个人当前行为的后果对决定他未来的行为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答案选D。

3.正确答案:C、经典性条件反射

答案解析:一个原是中性的刺激与一个原来就能引起某种反应的刺激相结合,使动物学会对那个中性刺激做出反应。因此答案选C。

4.正确答案:B.泛化

答案解析:当某一反应与某种刺激形成条件联系后,这一反应也会与其他类似的刺激形成某种程度的条件联系,这一过程称为泛化。因此答案选B。

5.正确答案:A.分化

答案解析:分化是指只对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而对其他相似刺激不作反应。因此答案选A。

6.正确答案:A 正强化

答案解析:正强化是指给予一个愉快刺激,从而增强其行为出现的概率。奖励或表扬儿童是为了增加今后儿童该行为发生的概率,属于正强化。因此答案选A。

7.正确答案:B 负强化

答案解析:为了摆脱一个厌恶刺激,从而增加某种行为在以后发生的概率,这属于负强化。因此答案选B

8.正确答案:C 惩罚

答案解析:惩罚是指个体在某一情境中发生某一行为,立即引起令他厌恶的结果,那他在下次遇到同样的情境时,在发生这一行为的几率就会降低。因此答案选C。

9.正确答案:A 观察学习

答案解析:学生价值态度和行为的习得是通过对榜样的行为——教师的信任、关心、鼓励和帮助进行观察模仿而习得的。因此答案选A。

10.正确答案:C、完型—顿悟说

答案解析:格式塔学派代表人物苛勒采用“接竿实验”和“叠箱实验”对黑猩猩的问题解决行为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从而提出了学习的完型—顿悟说。因此答案选C。

11.正确答案:B 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答案解析: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主张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对学科结构的一般理解,所谓学科的基本结构,是指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态度和方法。因此答案选B

12.正确答案:D.发现学习

答案解析:奥苏伯尔根据学习的方式,将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其中发现学习是指学生要学习的概念、原理等不适直接呈现,而是需要学生自己独立思考、探索、发现获得。因此答案选D。

13.正确答案:C 意义学习

答案解析:奥苏伯尔的意义接受理论:有意义学习是指在学习过程中,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的过程。因此答案选C。

14.正确答案:D.接受学习

答案解析:线性组织策略是奥苏伯尔的教学原则之一,他提倡的是接受学习。因此答案选D。

15.正确答案:A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答案解析:建构主义知识观认为,知识不是对现实世界的绝对正确的表征,只是一种关于各种现象的较为可靠的解释和假设,并且处在不断的发展中,随着人类的进步,新的假设会代替原有的假设。因此答案选A。

16.正确答案:D.学习是寻求潜力的充分发挥

答案解析:人本主义者倡导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有意义学习关注学习内容与个人之见的关系,强调人的价值、强调人有发展的潜能,有自我实现的倾向。因此答案选D。

三、多选

1.尝试—错误学习的基本规律有( )。

A.尝试律 B.准备律

C.练习律 D.效果律

2.经典条件反射理论关于学习的基本观点包括( )。

A.通过中性刺激与无条件刺激反复结合变成条件反应的过程 B.学习的结果就是形成暂时的神经联系 C.通过强化对行为加以控制,使行为发生改变的过程 D.适当地对学生使用强化和惩罚的程序,利于学习效果

3.下列教师的做法,明显符合行为主义教学理论的是( )。

A.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B.发动全班学生为课堂上回答问题正确的同学鼓掌,并大声说:“,你真棒!” C.让学生在作文课上发挥想象,大胆创新 D.在班级中播放《最强小大脑》后,发现学生们学习劲头猛增

4.下列属于机械学习的是( )。

A.宇航员探索太空 B.学生尝试错误走迷宫 C.小学生背诵乘法口诀 D.中学生听讲座后弄清了概念之间的关系

5.下列属于有指导的发现学习的是( )。

A.听讲座 B.学生上实验课 C.儿童尝试错误走迷宫 D.应用公式解题

6.奥苏伯尔提出,进行有意义学习必须具备的条件有( )。

A.学习材料本身必须具有逻辑意义 B.学习者必须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C.学习者必须成绩优秀 D.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中,必须有通话新知识的原有的适当的认知结构

7.信息加工理论对实际教学的启示是( )。

A.在呈现重要的教学内容前,要先把学生的注意吸引过来 B.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 C.突出重点,便于学生选择编码 D.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学习的内容,增强记忆

8.建构主义受到下列哪些重要人物的影响( )。

A.杜威 B.奥苏伯尔 C.维果斯基 D.皮亚杰

三、多选

1.正确答案:BCD

答案解析:桑代克三大学习律,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因此答案选BCD。

2. 正确答案:AB

答案解析:CD两项是关于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的,因此答案选AB。

3. 正确答案:BD

答案解析: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提出强化这一重要概念。B符合强化的原理;班杜拉提出了社会学习理论和观察学习的概念,其中D体现了替代性强化的作用。因此答案选BD。

4.正确答案:BC

答案解析:机械学习由背锅著名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提出,是与有意义学习相对的概念。机械学习是一种单纯依靠记忆学习材料,而避免去理解其复杂内部和主题推论的学习方法,平时多称死记硬背。因此答案选BC。

5. 正确答案:BD

答案解析:听讲座属于发现学习,儿童尝试错误走迷宫属于行为主义学习,学生上实验课和应用公式解题属于有指导的发现学习。因此答案选BD。

6. 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析:奥苏伯尔提出的有意义学习的条件有三个:学习材料本身的逻辑意义,学习者的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学习者原有知识结构做适当的认知结构。因此答案选ABD。

7.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A项对应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学习过程的动机阶段,B项对应了解阶段,C项对应获得阶段,D项对应保持阶段。因此答案选ABCD。

8.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建构主义受到杜威、奥苏伯尔、维果斯基、皮亚杰、布鲁纳等重要任务的影响。因此答案选ABCD。

四、简答

1.简答桑代克的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桑代克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较早地对动物及人类的学习、教学原理和学习迁移进行深入的研究,被誉为“教育心理学之父”。他通过“饿猫开迷笼实验”总结出的学习理论被称为联结主义学习理论,也被称为“尝试错误说”。桑代克认为学习的过程是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联结的过程,联结是通过“盲目尝试—逐步减少错误—再尝试”而形成的。

在实验的基础上,桑代克还提出了三条学习定律:

准备率指学习者在学习开始时的准备定势。学习者有准备而且给以活动就感到满意,有准备而不活动则感到烦恼,学习者无准备而强制活动也感到烦恼。

练习率指一个学会了的反应的重复将增加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

效果率指一个人当前行为的后果对决定他未来的行为起着关键的作用。

2.简答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中,观察学习的过程如何。

参考答案:

注意过程:注意和知觉榜样情景的各个方面

保持过程:记住他们从榜样情景了解的行为,所观察的行为在记忆中以符号的形式表征,个体使用两种表征系统—表象和言语。

复制过程:复制从榜样情景中所观察到的行为

动机过程:因表现所观察到的行为而受激励

3.简答奥苏伯尔认为的有意义学习发生的条件有哪些。

参考答案:

外部条件:学习材料必须具有逻辑意义

内部条件:

学习者必须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

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他认知结构中有关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结果旧知识得到改造,新知识就获得实际意义,即心理意义。

4.简答奥苏伯尔讲授法的原则和技术。

参考答案:

(1)逐渐分化的原则

首先应该传授最一般的、包摄性最广的概念,然后根据具体细节对它们逐渐加以分化。

(2)整合协调原则

要求学生对认知结构中现有要素重新加以组合。

(3)先行组织者策略

先行组织者(advanced organizers),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学习任务本身具有更高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并且能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关联。

5.简答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

加涅认为学习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即学习者将来自环境刺激的信息进行内在的认知加工的过程。根据信息加工的流畅,加涅进一步认为,学习包括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学习过程实际上就是学习者头脑中的内部活动。学习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动机阶段,了解阶段,获得阶段,保持阶段,回忆阶段,概括阶段,操作阶段,反馈阶段。

(1)动机产生阶段:与之相应的心理过程是预期。学习要先有动机,动机可以与学习者的期望建立联系。期望是目标达到时所能得到的报酬、结果或奖励,是完成任务的动力,能给学习者指明方向和道路。

(2)了解阶段:与之相应的心理过程是注意、选择性知觉。

(3)获得阶段:与之相应的心理过程是编码、存入

(4)保持阶段:与之相应的心理过程是记忆储存

(5)回忆阶段:与之相应的心理过程是检索

(6)概括阶段:与之相应的心理过程是迁移

(7)作业阶段:与之相应的心理过程是反应

(8)反馈阶段:与之相应的心理过程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