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同学们,请运用你学到的知识,尝试分析下面的案例。

案例:

郑板桥智斗学官

他发现这个学官总是骑着一头驴来学校,这头驴就拴在学校门前的树上。于是,有一天,郑板桥拿了一根木棍走到驴跟前,先是朝驴作揖,接着找准驴屁股狠狠地打了一棍。驴疼的大叫一声,一蹦三尺高。连续数天,郑板桥都是如此,先给驴作揖,然后照驴屁股狠狠打一棍。这样一来,这头驴只要看到郑板桥给它作揖,还没等打它,就必定恐慌地尥蹶子蹦跳起来。

一天,郑板桥早早就等在学校门口,恭候学官的到来。等学官骑驴走到他面前时,他走过去对着驴深深地作揖。驴大叫一声,猛地跳了起来。学官没防备,被狠狠地摔下了驴背,跌了个鼻青脸肿。他狼狈地从地上爬起来,气急败坏的大骂:“这头蠢驴!”以后的几天里,郑板桥总是守候在学校门口,对着这个骑着驴的势力学官作揖。学官害怕,以后再也不敢让学子们对他作揖行礼了。

教师解析

条件反射的形成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驴子被打会蹦跳起来,这是非条件反射,骑着驴子蹦跳起来是无条件反应,打是无条件刺激。鞠躬的行为是中性刺激。鞠躬的行为长时间的和打的行为联系在一起,最后中性刺激也能够引起驴子蹦跳的反映。这是运用条件反射的经典事例。


通过对上述案例的分析,你是否掌握了行为主义的理论知识?下面我们进入总结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