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三: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同学们,请运用你学到的知识,尝试解决以下问题

李辉怎么了?最近变得越来越不想学习!因为他考试总有几门课不及格。物理不及格有他,数学考试他也不及格,而且,数学老师还用红色的粗笔在他的试卷上批道:“卷面潦草,思维混乱,简直不是人写的!”说起从前,李辉也有过辉煌的成绩:小学曾经评为三好生,在学校征文比赛中得过二等奖,小学毕业考的成绩还名列班级的前十名。然而,升入初中后的几次考试,他的成绩只排到班级的三十几名,从此,李辉便丧失自信心,连他最擅长的数学也爱听不听,作业也马马虎虎……

教师解析

李辉的问题的对学习缺少自我效能感,并且形成了习得性无助。

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是指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其决定人们对活动的选择及对该活动的坚持性,影响人们在困难面前的态度,影响新行为的习得和习得行为的表现,影响活动时的情绪。李辉考试总有几门课不及格,在老师那里也无法得到正面反馈,缺乏成功经验,没有形成自我效能感的途径。

习得性无助是个体由于遭受连续不断的失败体验,导致个体对结果感到无法控制、无能为力、自暴自弃的心理状态。李辉曾经的辉煌会使他对自己的要求较高,要求高,成功难以达到,失败就会比较多,李辉考试不及格,老师的批评使李辉形成了习得性无助,不愿尝试,导致成绩不断下滑。

根据以上判断,若使李辉产生学习动机,建议做到以下几点:

1.需要了解李辉的学习需要,以促进他的学习动机产生。

2.帮助李辉确立正确的自我概念,给他成功的机会,建立自我效能感

3.对李辉进行归因训练,培养努力导致成功的归因观


通过对上述案例的学习,你是否掌握了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的方法。接下来我们进入总结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