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练习一答案



一、名词解释

学习指由个体经验的获得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过程。

二、单选:

1.正确答案:A、正强化物

答案解析:当在环境中增加某种刺激,有机体反映概率增加,这种刺激就是正强化。就如当饥饿的白鼠按动开关时,给予食物,食物便是正强化物。因此答案选A。

2.正确答案:D、自我实现的人

答案解析:非指导性教学是由人本主义教育家罗杰斯所倡导,是罗杰斯教育思想的核心。根据这种教学思想教学活动应把学生放在居中的位置上,把学生的“自我”看作教学的根本要求,所有的教学活动不仅要服从“自我”的需要,而且也要围绕着“自我”进行。,因此答案选D。

3.正确答案:B、合作学习

答案解析: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认知主体主动的建构,不是被动地接受或吸收;是个人与别人经由磋商和解的社会建构。因此答案选C。

4.正确答案:B.学习能力

答案解析:学习能力是终身发展的核心能力。因此答案选B。

5.正确答案:C.教学原则

答案解析:在三种学习方式的教学论归属问题上,自主学习:教学原则;探究学习:教学方法(模式);而合作学习属于组织形式,因此答案选C。

三、多选:

1.正确答案:ACD

答案解析:关于学法指导要防止三种倾向,分别是无学法指导意识、孤立的学法指导、把方法与内容对立起来,因此答案选ACD。

2. 正确答案:BCD

答案解析: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这三种学习方式的特征是自主性、合作性与探究性,因此答案选BCD。

四、简答:

学习理论:

20世纪初,刺激-反应的学习理论,格式塔-场论

20世纪50-60年代,建构主义、认知结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元认知研究、个别差异与动机研究、多元智能理论,社会-文化学习理论等

教学理论:

“赫尔巴特学派”教学理论,程序教学

发现学习法、非指导性教学、有意义接受学习、“教学模式””研究

教师研究、调适性教学、教学生态研究、Webquest等探究性教-学方式

课程理论:

20世纪初至中期,课程的“科学化运动”、课程发展目标模式、永恒主义之名著计划

“课程”概念的拓展20世纪60年代,课程发展的过程模式、实践模式和 60年代

20世纪70年代开始,课程研究的“再概念化运动”,重视传递综合信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