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化学实验小常识
1、微型化学实验的概念
微型化学实验(microscale chemical experiment 或microscale
laboratory,简写为M.L.)是在微型化的仪器装置中进行的化学实验,其试剂用量比对应的常规实验节约90%以上。微型实验有两个基本特征:试剂用量少和仪器微型化。微型化实验不是常规实验的简单缩微或减量,而是在微型化的条件下对实验进行重新设计和探索,达到以尽可能少的试剂来获取尽可能多的化学信息。
微型实验与微量化学实验是不同的概念。微量化学指组分的微量或痕量的定量测定、理论、技术和方法,即微量分析化学。而微型化学实验尽管会包含一些微量化学的技术,但实验的对象和内容却超越了微量化学的范围。用于化学教学的微型实验还要具备现象明显、操作简单、效果优良、成本低等特点。
2、微型化学实验的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实验仪器精确程度的提高,化学实验的试剂和样品用量是逐渐减少的。16世纪中叶,冶金工业中化学分析的样品用量为数公斤,
19世纪三四十年代,0.5mg精度分析天平的问世,使重量分析样品量达1g以下;十万分之一的扭力天平,让Nernst尝试做1mg样品的分析;百万分之一天平的出现,使Frilz
Pregl成功地用3~5mg有机样品做了碳、氢等元素的微量分析。
20世纪,半微量有机合成、半微量的定性分析已广泛地出现在教材中。1925年,埃及E.C.Grey出版的《化学实验的微型方法》是较早的一本微型化学实验大学教材。1955年维也纳的国际微量化学大会上,马祖圣教授就建议以mg作为微量实验的试剂用量单位。自1982年始,美国的Mayo等人着眼于环境保护和实验室安全的需要,研究微型有机化学实验,并在基础有机化学实验中采用主试剂在mmol量级的微型制备实验,取得成功。可见化学实验小型化、微型化是化学实验方法的变革。
(编辑:Admin)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