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尔(Hegel ,  1770-1831)
  德国古典哲学家、客观唯心主义者、辩证法大师。
   

  1770年8月出生于德国的斯图加特。1801年,30岁的黑格尔任教于耶拿大学,直到1829年,就任柏林大学校长,其哲学思想才最终被定为普鲁士国家的钦定学说。因此,说他大器晚成毫不过分。

  黑格尔是欧洲哲学史上第一个自觉地、全面地、系统地阐述了辩证法的哲学家,他批判了形而上学的思想,发展了辩证法。他的的辩证法的基本内容是:质量互变、对立统一和否定之否定。其中,对立统一思想是黑格尔辩证法的最重要和最有价值的部分。

  黑格尔把绝对精神看做世界的本原。绝对精神并不是超越于世界之上的东西,自然、人类社会和人的精神现象都是它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表现形式。因此,事物的更替、发展、永恒的生命过程,就是绝对精神本身。黑格尔哲学的任务和目的,就是要展示通过自然、社会和思维体现出来的绝对精神,揭示它的发展过程及其规律性,实际上是在探讨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在唯心主义基础上揭示二者的辩证同一。

  围绕这个基本命题,黑格尔建立起令人叹为观止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主要讲述绝对精神自我发展的三个阶段:逻辑学、自然哲学、精神哲学。黑格尔在论述每一个概念、事物和整个体系的发展中自始至终都贯彻了这种辩证法的原则。这是人类思想史上最惊人的大胆思考之一。恩格斯后来给其以高度的评价:“近代德国哲学在黑格尔的体系中达到了顶峰,在这个体系中,黑格尔第一次—这是他的巨大功绩—把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写为处于不断运动、变化、转化和发展中,并企图揭示这种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但是,黑格尔也是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的集大成者和完成者,他断言,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出现以前,就存在着一种精神本原——“绝对观念”(又称“绝对精神”、“宇宙理性”、“宇宙精神”等)。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从这个“绝对观念”中派生出来的。这就构成了他的唯心主义哲学的核心。他的辩证法也就成了唯心的辩证法。黑格尔把社会历史上所有的人分成两大类:“进行再生产的个人”即普通人民群众和“世界历史个人”即伟大人物。他蔑视前者、崇拜后者。

  黑格尔一生著述颇丰,其代表作品有《精神现象学》、《逻辑学》、《哲学全书》、《法哲学原理》、《哲学史讲演录》、《历史哲学》和《美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