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大多数国家都面临着经济恢复和重建问题。20世纪50年代中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完成了经济恢复的任务,开始进入高速增长时期。50-60年代是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的黄金时期,各国的经济实力和工农业生产能力逐步增强,物质极大丰富,市场已基本饱和。当然,物质产品的极大丰富,不是市场饱和的唯一原因。侵略和输出,是资本主义的本性,回顾资本主义的发展史,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就是在对外掠夺财富的情况下完成的,当资本主义生产迅速发展时,他们又不断地对外侵略,建立殖民地,把殖民地当作原料产地和产品销售地,两次世界大战就是在这一根本原因的促动下进行的。二战后,世界格局出现了多级格局,以美、英为代表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前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阵营之间对垒,出现了以武力为后盾的“冷战”格局。在“冷战”背景下,一方面是各国不得不把重心放在发展经济上,另一方面是资本主义阵营大片殖民地纷纷独立,原材料产地和产品倾销地不断丧失,市场饱和是在生产迅速发展和市场不断缩小的情况下出现的。
市场饱和,使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频频发生。然而二战后的经济危机不同于以往。以往的经济危机的典型表现是大量商品过剩,商品价格猛跌,生产大幅度下降,失业剧增;而战后的经济危机却表现为:物质不跌反涨。这被经济学界称为“滞胀”。面对“滞胀”,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不得不寻求对策,一方面实行大量资本输出,另一方面按照“需求决定论”调整产业结构,使其向着知识、技术、信息密集型方向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