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结构
一、戏剧结构:
戏剧结构也称"布局",是指剧作从全剧出发,对于戏剧冲突、戏剧动作(情节)在有限的舞台时空中所作的组织和安排。
结构问题对于任何一种文本类型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由于戏剧艺术的时空限制性,使剧作家必须永远面对实际生活空间和事件时间的无限延展性与舞台空间和演出时间的严格限制性这两者之间的矛盾。一部剧作要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展示出尽可能丰富的内容,它必须严密、紧凑且具有力度。从这一角度看,作为文本组织形式的芭剧结构,对于剧作家无疑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从中外戏剧创作实践来看,传统戏剧大体形成了"开放式"、"人像展览式"和"锁闭式结构"
开放式结构的剧情总是按帮事发生、发展、高潮、结局的自然时间顺序展开,极少回叙成分,能够让观众非常方便地从头至尾原原本本地了解剧情的自然发展过程。中国传统戏曲常用这种结构方式,如《西厢记》。人像展览式则是一种以刻画人物群像为主,通过人物群像的刻画来展示社会风貌的戏剧是结构方式。这一结构方式主要是将众多类似人物速写的戏剧片断巧妙组合,形成丰富、完整的时代的剪影似的社会风俗画,由此展示时代的变迁和历史的发展。采用这种结构方式的如老舍的《茶馆》,夏衍的《上海屋檐下》。锁闭式结构也?quot;回顾式"采用这种结构方式的剧本总是从危机出现的那一刻开场,运用回顾的方法,将开场前发生的事件和当前的戏剧动作融会在一起,用因为过去事件被揭示造成的"危机",来显示人物关系和人物命运的巨大变化,并迅速将剧情推向高潮。这种结构方式,《雷雨》用得可谓非常经典。
二、从王实甫的《西厢记》看戏剧结构的作用
王实甫的《西厢记》是我国著名的传统古典戏曲,千百年来,长盛不衰。金圣叹称之为第六才子书。从结构上来看,《西厢记》采用的是开放式结构,剧情按故事的发生、发展、高潮、结局的自然顺序展开。剧情一开始,是崔莺莺的父亲去世,要回博陵安葬,因路途有阻,不能前进,来到河中府,将灵柩寄在普救寺内。时值暮春天气,好生困人,老夫人生慈爱之心,看前边庭院无人,让丫环红娘陪莺莺去散散心。恰巧张珙本进京赶考,路经河中府,也是巧得很,他有一个八拜之交的同学做了征西大元帅,就镇守河中府附近的蒲关。张珙就在此地停留几日,准备看望一下同学再走。听说此地普救寺很有名,便前去瞻仰游玩一番。不料在院中惊见绝色美人崔莺莺,心生爱慕,于是想尽办法搬到寺中来住。接着,郑夫人请寺中和尚为老相公摆道场超度,并布施行善。在摆道场中,莺莺见着张生,也一见衷情。两人都彼此相悦,剧情将会向前发展。契机是孙飞虎听说莺莺美貌,便兵围普救寺要抢莺莺为妻。在这紧急关头,张生出主意计退孙飞虎,赢得时间下书去请大将军杜确解围,老夫人许婚。两人都觉得无限幸福,然而没想到老夫人嫌张生是介穷书生,在解围之后赖婚。这对年轻人在红娘的帮助下作出反抗,使得剧情继续向前发展。两人私结连理之后,张生进京赶考并科举探花。老夫人看张生中了探花,又改了主意,而此时郑恒进又谗言,企图离间二人,老夫人中了他的计,一怒之下要将莺莺重许给郑恒,莺莺将嫁与谁?在此时郑、张争娶莺莺之时,剧情达到了高潮。幸亏张生和杜解及时赶到,戳穿了郑恒的阴谋,莺莺和张生团圆,有情人终成眷属,全剧结束。
《西厢记》的这种开放式结构,使得我们很清楚地从头至尾原原本本地了解了剧情的自然发展过程。这正是开放式戏剧结构的突出的特点。开放式结构处于结构中心的往往是剧情展示的一个完整的事件,大体总是以事件从头至尾的发展过程来组织戏剧动作,因此,这种结构方式能够较为完整地展示人物性格的发展过程,解读者也能够通过剧情发展不同阶段上的人物动作,比较方便地透视人物的整体面貌及其性格变化。语词不同的,人像展览式戏剧结构一般没有完整的戏剧情节,而是将一个一个相对完整的片断式戏剧场景贯穿起来构成一个整体。因此,这类结构的剧本主要依靠人物极具个性色彩和动作性的人物对白,在由一个一个相对独立的小的戏剧冲突构成的片断式戏剧场景中,速写是的展示人物性格。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在老舍的《茶馆》中清晰地观察到。而锁闭式结构的剧本,处于中心地位的是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冲突。换句话说,即这种结构方式是以危机到来时形成的紧张激烈的戏剧冲突来组织统一的戏剧动作的。由于危机带来的人物关系和人物命运的巨大改变,处于冲突中的人物动作(包括外部动作和内心动作),也必然更加强烈,也便于在更加深刻的层面上凸现人物性格、意志及其精神世界。从这些情况来看,解读者在戏剧文学文本的阅读中,充分注意剧本的结构形式,准确把握剧本的结构中心,不仅能够方便地从整体上观察剧本个部分之间、构成剧情发展的各个戏剧段落、戏剧场景之间的有机联系,深刻领会剧作家独到的艺术匠心,而且还能找到一个更加准确同时也可能较为方便地解读戏剧人物、戏剧主题的角度。
思考题:
分析《雷雨》戏剧结构,谈谈《雷雨》戏剧结构对于表现戏剧人物和戏剧主题的作用。
|